邹钟俊
字雋之。江苏吴县人。同治中,以州判任官安徽,升太平知县。平反冤案,兴修水利,改革盐政;辑先儒格言为《人生必读书》。历太和、怀宁、六安、阜阳、芜湖、涡阳诸县,所至皆有声誉。光绪中离休。
字雋之。江苏吴县人。同治中,以州判任官安徽,升太平知县。平反冤案,兴修水利,改革盐政;辑先儒格言为《人生必读书》。历太和、怀宁、六安、阜阳、芜湖、涡阳诸县,所至皆有声誉。光绪中离休。
字献卿,浮梁(治今江西景德镇北)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由固始知县升为御史。嘉靖改元、上言改撰《孝宗实录》。出按畿辅。桂萼疾台谏排己,考察京官既竣,令科道互相纠劾。琼与同官刘隅等言令官员互相抵毁
河南偃师(今属河南)人。开元中为左拾遗、集贤院直学士。撰《正声诗集》三卷。(189下/4975,参见《新唐书》)【介绍】:一名翌。唐河南偃师人。尹知章门人。历官左拾遗、集贤院直学士。有《正声集》。
【生卒】:?——1656皇太极第十一子。顺治十二年(1655)封襄亲王。次年卒。谥曰昭。
【生卒】:666—748【介绍】:唐僧。江都人,俗姓郭。工翰墨。少誓齿空门,志不可夺。依太原寺东塔,体解律文,绝其所疑,时贤推服,有声京师。寻归居扬州龙兴寺,食不求饱,居不易坐。朝士途经者,以不践其门
景泰五年(1454),与韦保在四川草塘聚苗民起义,自称平天大王,攻占播州西坪、黄滩。被方英、蒋琳镇压。
【介绍】:元泰和人,字文定。元末兵乱,依母族袁氏于雩都,故亦姓袁。有《学问要编》。
挺弟。精通音律,上元时曾修补郊庙乐调及宴会杂乐。官至太常少卿。(,参见《新唐书》)【介绍】:唐京兆万年人。韦挺子。颇涉学,善音律。高宗上元中,自吏部郎中迁太常少卿。当时郊庙宴会乐曲,皆万石与太史令姚元
【介绍】:一作南之威。春秋时美女。晋文公得之,三日不听朝,遂推而远之,并言后世必有好色而亡其国者。
字皙。春秋时人。孔子学生。【介绍】:春秋时卫国人,字晳。字或作晳子、子晳。孔子弟子。
【介绍】:金相州林虑人。为亳州观察判官。杨春纳款蒙古,胁均同降。均佯应允,归家服朝服,仰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