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仁诲
【生卒】:?—955
【介绍】:
五代时太原晋阳人,字日新。初事后唐将陈绍光。绍光因醉欲杀人,左右皆奔走,仁晦独植立不动,并无惧色。绍光称叹其器量,掷剑于地。后归乡里,事母以孝闻。郭威与之善,及为枢密使,乃召用之,军中机划,多所参决。威建后周,累迁枢密使,加同平章事。为人端厚谦损,虽权位崇重,而不自矜伐,颇为士大夫所称。卒谥忠正。
【生卒】:?—955
【介绍】:
五代时太原晋阳人,字日新。初事后唐将陈绍光。绍光因醉欲杀人,左右皆奔走,仁晦独植立不动,并无惧色。绍光称叹其器量,掷剑于地。后归乡里,事母以孝闻。郭威与之善,及为枢密使,乃召用之,军中机划,多所参决。威建后周,累迁枢密使,加同平章事。为人端厚谦损,虽权位崇重,而不自矜伐,颇为士大夫所称。卒谥忠正。
【介绍】:清江苏上元人,字西有,一字凫川。乾隆二十五年举人。工绘事。有《且想斋集》。
南朝宋,齐时人,王俭弟。历丹阳丞,晋陵太守。以告人谋反事,不蒙封赏,有怨言。王俭惧受牵连,上告齐高帝,遂免官流放永嘉郡,途中被杀。(,参见《南史》)
【介绍】:明山东濮州人,字孔阳。成化五年进士。授宜阳知县,升监察御史。喜谈兵。弘治六年,边境告警,改都察院照磨,往参大同军事。迁郧阳同知,以非所愿,上书言之,为当道所恶,遂归。年八十余卒。有《经世通略
【介绍】:宋庆元鄞县人,字耐翁。受业于袁燮之门,性资端良,嗜书不倦。于《易经》有感于“敬义立而德不孤”之语,遂以为持身为官之道。尝历户掾、总属、知县、通判等官,皆能秉心如一,无大愧作。
榆林卫(今属陕西)人。弘治中,嗣世职,为榆林卫指挥使。因推荐升都督指挥佥事,充任延绥游击将军。打败边寇于中沙墩。武宗嗣位,御寇有功,代曹雄为副总兵,协守延绥。正德三年(1508)以来,历任代理都督佥事
【介绍】:清浙江仁和人,山阴籍,字越槎,一字月垞。嘉庆十二年举人,官内阁中书。道光间卒。有《书画舫试体诗》、《古今体诗偶钞》。
【介绍】:唐陇西狄道人,字能之。李石弟。登进士第。以兄荐,授监察御史、迁尚书郎。累迁刑部、户部尚书。僖宗时以镇压王仙芝军之功,加检校司空、同平章事。以太子太傅卒。
【生卒】:1219——1289字公度,太原忻州(今属山西)人。幼从元裕学。初为贤良方正孝廉,后为劝农副使、陕西道劝农使。至元二十三年(1286)任徽州总管。曾用计降附绩溪、歙县等地农民起义军。二十四年
【介绍】:宋人。高宗建炎中节制淮南军马,驻定远县。金兵陷定远,勃为所执,不屈被杀。
【介绍】:西晋东郡东阿人。寓居关中。初为雍州小吏,后为度支校尉。晋怀帝永嘉末,与流人数百家东保河阴之硖石,掠得谷麦,献之怀帝,拜平阳太守。洛阳陷,屯洛北石梁坞,归者甚众。刘琨承制,拜浚为河南尹。为刘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