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乔知之

乔知之

【生卒】:?—697

【介绍】:

排行十二。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武后时官左补阙。曾随军北征同罗、仆固,又随建安王武攸宜抗击契丹。历任侍御史、左司郎中。有宠婢窈娘,美貌善舞,为武承嗣所夺,因作《绿珠篇》以寄情,承嗣大怒,遂陷害致死。知之与陈子昂交厚,时相唱酬。工诗,乐府诗尤佳。《旧唐书》有传。明人辑有《乔知之诗集》1卷。《全唐诗》存诗18首,其中《梨园亭子侍宴》诗实为崔湜作。

【生卒】:?—697,另有卒于690年说

【介绍】:

唐代诗人。排行十二,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司马光《通鉴考异》据卢藏用《陈氏别传》、赵儋《陈子昂旌德碑》及陈子昂《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诗,考知乔知之死于则天后神功元年(697),其说内证坚确,可从。垂拱二年(686)乔知之随左豹韬卫将军北征同罗、仆固事,两《唐书》失载,《通鉴》误植于垂拱元年(685),近人罗庸《陈子昂年谱》据陈子昂《燕然军人画像铭序》及《观荆玉篇序》予以辨正。乔知之与陈子昂友情甚笃,与王无竞沈佺期李峤等初唐诗人亦有唱酬。早年曾隐居,北征时年已近半百,殆长陈子昂十余岁。陈诗《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有云:“闻君东山意,宿昔紫芝荣。沧洲今何在?华发旅边城。”乔诗《拟古赠陈子昂》亦有:“勤役千万里,将临五十年。”乔知之颇有平边壮图,为侍御史监军同城时,陈子昂草《为乔补阙论突厥表》可复按。《全唐诗》存诗一卷。事迹见《旧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骑衡

    比喻做危险的事。衡,一说楼殿周遭的围栏,或说车衡。语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无能甘负弩,不慎在骑衡。”

  • 初起

    【介绍】:李商隐作。此诗作于宣宗大中七年(853)梓州柳仲郢幕。面对清晨的迷茫大雾,作者有感而发,既是实写眼前苦雾弥漫、笼罩巴江的情景,又微寓比兴,用雾象征自己无法摆脱的阴暗的罗网;既见诗人的思乡情切

  • 分韵

    亦称“赋韵”。诗歌写作方式之一。数人相约赋诗,选择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然后依所拈韵字作诗,谓之分韵。白居易《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素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

  • 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二首

    【介绍】:薛涛作。一作《陈情上韦令公》。又作《上元相公》,误。韦令公,即韦皋,以功加检校司徒,兼中书令,故云。此诗作于贞元五年(789),薛涛坐事罚赴松州,因献此诗求情而得归。第一首陈述边地苦情。第二

  • 追韩信

    秦末楚汉相争时,韩信最初未被刘邦重用,感到怀才不遇,曾逃跑,被萧何追回,最终拜为大将。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后用“追韩信”为重用人才的典故。杜甫《宴王使君宅题二首》之一:“汉主追韩信,苍生起谢安。

  • 折腰步

    走路时摆动腰肢,扭捏作态。《后汉书·梁冀传》:“(妻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后泛指女子妖冶的装束及行为。张希复、郑符、段成式《哭小小写真连句》:“蝉怯折

  • 齐纨鲁缟

    古代齐国和鲁国出产的白色绢,当时闻名天下,后用以泛指名贵的丝织品。杜甫《忆昔二首》之二:“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 逐逐

    奔忙貌。胡皓《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棱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

  • 相形

    相互对比。亦谓差距极大。刘禹锡《重寄前酬》:“吴苑晋祠遥望处,可怜南北太相形。”

  • 破拍

    乐曲名。歌舞并作,以舞为主,节拍急促。王建《宫词一百首》之五三:“忽觉管弦偷破拍,急翻罗袖不教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