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指含有拗句的格律诗。亦特指特地变更诗格用拗句写成的律诗。如朱东润《杜甫叙论》即认为拗律创自杜甫,并设专节讨论。②清人赵执信在分析古体诗格律时所用的术语。赵执信认为古体诗虽不像近体诗那样严格讲求格律,
冲出霄汉。柳宗元《行路难三首》之一:“披霄决汉出沆漭,瞥裂左右遗星辰。”
【介绍】: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少工吟咏,不求仕宦,自称“玄黄子”,人多称处士。开运二年(945),曾作《渔父诗》百篇讽楚文昭王马希范之奢侈,文昭王怒而令其迁居碧湘湖,偃奔岭南,后不知所终。《十国春秋
【介绍】:应作李慎言,避宋孝宗讳改。北宋中期人。字希右,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人。《全唐诗》误收其诗《水殿抛球曲二首》,列于世次爵里无考作者类。
①屡屡;往往。杜甫《月三首》之三:“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韩偓《生查子》词:“侍女动妆奁,故故惊人睡。”②特地,特意。王梵志《父母是怨家》:“此是前生恶,故故来相值。”
【介绍】:储光羲作。题下原注云:“天宝六载冬十月,皇帝如骊山温泉宫,名其宫曰华清。”据此,则诗当作于天宝七载(748),时光羲官太祝。华清官,故址在今陕西临潼骊山山麓,山有温泉。唐贞观十八年(644)
【介绍】:李贺作。诗题一作《听颖师弹琴歌》。颖师是中唐时期一位善于弹琴的和尚。此为描写音乐的名篇。前八句主要写琴声的美妙动听,弹奏技艺的超神入化;后八句侧重描述弹奏者的形象,并抒发自己听琴的感受。末二
【介绍】:唐代诗人。成都(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元和十二年(817),至兴元访元稹,出示所作古乐府诗,稹和其《君莫非》等九首。长庆三年(823)进士及第。明杨慎《升庵诗话》谓“大和八年(834)状
【介绍】:见李愚。
①马络头和牛缰绳。泛指驾驭牲口的用具。元稹《春馀遣兴》:“野马笼赤霄,元由负羁鞅。”②束缚。白居易《读史五首》之二:“山林少羁鞅,世路多艰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