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约846【介绍】:唐代散文家。字损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排行七。永贞元年(805)进士及第。元和三年(808)登贤良方正科,诋切时政,为宰相所恶,补洛阳尉。入为监察御史。十五
【介绍】:白居易作于元和初年。唐生即唐衢,河南蒙阳人,举进士不第,因忧伤国事日非而哭。工诗,与白居易友善,他们约在贞元二十年(804)相识于李翱家,一见如故。此诗前二十句写唐生,既同情其无衣无食、怀才
赔偿;补偿。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观名计之利,讵足相陪裨?”
丢弃;忘却。王建《旧宫人》:“霓裳法曲浑抛却,独自花间扫玉阶。”
比喻当前的困难。聂夷中《咏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生卒】:?—889?【介绍】:唐代僧人。籍贯不详。原为沙州释门义学都法师。大中五年(851)至长安,授京城临坛大德。后为河西释门都僧统,知沙州法律三学教主。约卒于龙纪元年(889)。敦煌遗书存歌、诗
据《史记·鲁仲连列传》载:魏王派新垣衍使赵,说赵尊秦为帝,鲁仲连认为秦乃“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如尊秦为帝,则自己宁愿蹈东海而死。后鲁仲连助齐收聊城,齐欲爵之,鲁仲连隐遁海上。后
【介绍】:见李乂。
差不多。齐己《寄无愿上人》:“六十八去七十岁,与师年鬓不争多。”
笔记。五代王仁裕撰。该书《郡斋读书志》、《四库全书》作四卷,今本作二卷,作于蜀亡仁裕至镐京时。他采摭民言,得开元天宝遗事一百五十九条,颇多宫闱琐闻,尤留意宫内外风俗习尚,为后世戏曲小说家、掌故家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