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诗人。邢州南和(今属河北)人。生卒年不详。名相宋璟子。进士及第,判入高等,历仕登封尉、濮阳令、尉氏令。在濮阳时,萧颖士往访,华赋诗言志以赠别(《蝉鸣一篇五章并序》)。后坐罪流贬,不知所终
①象声词。风雨、草木等的声音。孟郊《溧阳秋霁》:“晚雨晓犹在,萧寥激前阶。”②寂寞冷落。徐铉《题雷公井》:“揜霭愚公谷,萧寥羽客家。”
张墨林、武桂霞、李春燕编著。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2月出版。19万字。本书精选唐代诗文共27家68篇。每篇作品原文后均附“释题”和“释典”两部分内容。前者概述诗文主旨,后者则详细注明作品中用典由
半掩。温庭筠《春暮宴罢寄宋寿先辈》:“斜掩朱门花外钟,晓莺时光好相逢。”
【介绍】:北宋初人。字虚白,清河(今属河北)人,一作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少举进士不第,为道士,自称白云子,寓居武陵龙兴观。《全唐诗》误收其诗3首。
犹鸳鹭。比喻朝官。王涯《九月九日勤政楼下观百僚献寿》:“献寿皆鹓鹭,瞻天尽冕旒。”
指曲阜。少昊为黄帝之子。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谓少吴氏“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周武王封周公为鲁公,其地即古少昊帝之墟。今山东曲阜城东有少昊陵。高适《鲁郡途中遇徐十八录事》:“前临少昊墟,始觉东蒙
【介绍】:韦应物作。建中三年(782),韦应物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此诗当是由长安赴滁州途经盱眙(今属江苏)县时作。诗写夜泊思乡之情。落帆栖孤驿,日暮风波涌,舟行之苦已自不堪,而目睹人归雁宿之
【介绍】:陈鸿子,曾佐郭铨感化军幕。后隐茅山习禅。有《檀经》3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首。
岑参有《初授官题高冠草堂》、《高冠谷口招郑鄠》等诗。《长安县志》卷一三:“终南山自鄠县东南圭峰入(长安)县西南界,东为高冠谷,高冠谷水出焉。谷口有铁锁桥,为长安、鄠县分界。”据此知草堂在高冠谷口泮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