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咏怀古迹五首

咏怀古迹五首

【介绍】:

杜甫作于大历元年(766)寓居夔州时,是杜甫著名的七律组诗。诗借咏古迹而抒己怀,故题曰《咏怀古迹》,并非专咏古迹。五诗各自成篇,每篇各咏一人。第一首咏庾信,实以自况,感怀身世。“词客哀时”四字,为全诗关键。第二首咏宋玉,引为知己,尊以为师,盖因其赋寓规讽,文采风流,足传千古。第三首咏王昭君,是五首中写得最好的。李因笃评曰:“序事如天马行空,光彩焕发,而毫无形迹,可称神化之篇。只序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然意俱包括在内,诸家不能及。”(《杜诗集评》卷一一)作者通首咏昭君,写尽昭君悲惨的一生,实际上是借以抒己怀。写昭君,也是写自己。沈德潜盛赞“咏昭君诗,此为绝唱!”(《唐诗别裁集》卷一四)第四首咏刘备,而兼及诸葛亮,意在表彰其君臣相契,如鱼得水。“一体君臣”为一篇关键。第五首专咏诸葛亮。“宗臣清高”四字,为一篇之纲。既盛赞其才品独超,又痛惜其生不逢时,壮志未酬。王嗣奭曰:“通篇一气呵成,宛转呼应,五十六字,多少曲折,有太史公笔力。……公自许稷契,而莫为用之,盖自况也。”(《杜臆》卷八)五首诗虽各自成篇,但并非漫然拼凑,而是有一定的联系。毛张健曰:“第一首自伤飘泊,而以‘词客’句带出庾信,次篇亦以词客兼及宋玉。而庾信结尾,宋玉发端,则格局之变换处。三篇因上楚宫云雨,类及明妃。合三篇言之,盖词客、美人俱堪叹惋,而楚、汉二君之荒淫失德,亦于兹可见,借以讽切时事。故四、五以蜀主臣之励精图治终之,而末所云‘运移汉祚’、‘志决身歼’者,则言外别有感慨,又与首篇‘支离’、‘漂泊’之意相照。盖公自以留滞西南不能决策以平世乱也。愚谓每篇各赋一事,元可无藉联络,而古人不苟如此。”(《杜诗谱释》卷二)

猜你喜欢

  • 邺下才

    东汉建安年间,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好文学,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亦以文学齐名,皆居邺中,人称“邺中七子”。故后因以“邺下才”称美有文才的人。贾曾《奉和春日出苑瞩目应令》:“招贤已从商

  • 凌云寺

    在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鸾峰上,与乐山大佛相邻。又名大佛寺。始建于唐代,后废。今寺为明清时所建。有天王殿、弥勒殿、大雄殿、藏经楼,东坡亭、竞秀亭等,建筑雄伟,地势开阔,有天下山水之胜在蜀、蜀之

  • 苏瓌

    【生卒】:639—710【介绍】:唐代文学家。字昌谷。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博览经史,尤善属文。年十八,举进士,补宁州参军,转恒州司法,恭陵丞,豫王府录事参军。授水部员外郎,历侍御史、夏官员外郎、水

  • 阎士和

    【介绍】:字伯均,广平(今河北鸡泽)人。曾受业于萧颖士。大历中任江州判官,曾至湖州参预皎然等人联唱。《全唐诗》收其所预联句诗4首,署名误为严伯均。

  • 老骨头

    老年人的谑称。犹老东西。郫城令《示女》:“深宫富贵事风流,莫忘生身老骨头。”

  • 庸仁杰

    【介绍】:见康仁杰。

  • 唐诗韶音笺注

    清吴鸿、沈廷芳选订,吴寿祺、吴元治注。吴鸿,字云岩;廷芳,字椒园;寿祺,字宿长;元治,字舜扬。皆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唐诗韶音笺注》,五卷。专选唐人五言排律190余首,多应制或酬答之作。最后一卷系从

  • 独孤实

    【介绍】:唐代诗人。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生卒年不详。贞元七年(791)与令狐楚等同年进士及第。辟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幕掌书记。元和中,以兼殿中侍御史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幕从事。能文,友人羊士谔《西

  •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介绍】: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句。江城,指江夏,即今湖北武昌。落梅花,即《梅花落》,笛曲名。二句写游黄鹤楼闻《梅花落》笛曲声所引起的落寞之感。唐汝询曰:“无限羁情笛里吹来。”(《唐诗解》

  • 朝庭

    朋友。王梵志《世间慵懒人》:“朝庭数十人,平章共博戏。”又《朝庭来相过》:“朝庭来相过,设食因杯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