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摭言

唐摭言

笔记。一名《摭言》。五代王定保撰。此书之成,当在后梁贞明二、三年(916、917)之间。全书共列一百零三门,厘为十五卷,详载唐代科举制度、文士风习以及文人墨客的遗闻佚事。唐代许多诗人的零章断句为别集所失载者,亦赖以保存。宋人计有功编辑《唐诗纪事》多取材于本书。《四库全书总目》云:“是书述有唐一代贡举之制特详,多史志所未及。其一切杂事,亦足以觇名场之风气,验士习之淳浇。”岑仲勉《跋〈唐摭言〉》一文,对书中的一些史料错误作了纠正,可供参考。此书除了明代有节刊本外,全书靠抄本传留,到清代才据抄本印成全刊本。有《雅雨堂藏书》本、《学津讨原》本、《啸园丛书》本、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等。

猜你喜欢

  • 丹陵

    地名。传为帝尧的出生地。亦泛指帝王出生之地。李世民《重幸武功》:“白水巡前迹,丹陵幸旧宫。”

  • 李嵘

    【介绍】:唐末诗人。咸通末李蔚节度淮南,嵘谄事之,曰国人祈蔚入相。后蔚果拜相。《全唐诗》存诗1首。

  • 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

    【介绍】:孟郊《织妇辞》诗句。纨素。白绢之意。蓝缕,即衣衫褴褛之意。诗句对织者无衣的不公现象提出质问,是反映此类社会现象较早的诗句。

  • 野鹤

    ①古人认为鹤散居、高傲,故常以之比喻清高自在的人。刘长卿《送方外上人》:“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②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有人把嵇绍比作“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后比喻脱俗之人。王维《送高适弟耽归临

  • 髯绝

    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

  • 金人捧剑

    传说战国时,秦昭王三月三日在河边置酒,曾见到河中央有金人捧剑,并许诺他“制有西夏”。后因以“金人捧剑”为咏三月三日帝王春禊的典故。王维《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金人来捧剑,画鹢去回

  • 大风诗

    即《大风歌》。李世民《幸武功庆善宫》:“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

  • 雁书

    犹雁足书。指书信。李白《送友人游梅湖》:“莫惜一雁书,音尘坐胡越。”

  • 马异

    【介绍】:唐代诗人。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一说睦州(治今浙江建德东北)人。生卒年不详。兴元元年(784)进士及第。贞元元年(785)或六年(790)在长安。后寓居南方,隐居不仕。十八年(802)至二

  • 无全牛

    眼里没有完整的牛。语出《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后用以喻技术精湛或专注于某一事物达到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