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末人,生平无考。《全唐诗》录诗2首,其中《赋百舌鸟》一首《全唐诗》又系之他卷严郭名下,疑郭为郾形近而误,故复出。
背离;分离。韩愈《别鹄操》:“巢成不生子,大义当乖离。”
东汉祢衡初至颍川,怀揣名刺欲干谒当地名流,过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他认为值得拜谒的人,以至于名刺上的字都磨损起毛。见《后汉书·祢衡传》。后因以“名纸毛生”指长时间求谒而不得见。刘鲁风《江西投谒所知为典客所阻
①指一个地区内最大最重要的山。杜甫《又上后园山脚》:“逝水自朝宗,镇石各其方。”参见“镇③”。②旧时迷信,人们或用石头来镇压妖邪,以求平安,称镇石。王绩《病后醮宅》:“埋沙禳疫气,镇石御凶年。”
【介绍】:李端《送友人》诗句。猿啼巫峡,语出《水经注·江水》。二句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友人旅途中的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无限关切之意和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境界壮阔,风格凄婉。
传说中的人物。姓篯名铿,颛顼帝之孙,身历夏至殷末八百余岁,因封于彭,故称。传说他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后升仙而去。鲍防《元日早朝行》:“天何言哉乐无穷,广成彭祖为三公。”李贺《浩歌》:“王母桃花千遍红
伯成,即伯成子高。相传为尧时的诸侯。到禹时,感到世道衰微,便辞去诸侯,隐居耕种。事见《庄子·天地》。后因以“伯成耕犁”咏辞官归隐之事。李白《万愤词投魏郎中》:“舜昔授禹,伯成耕犁。德自此衰,吾将安栖。
梁习,三国魏人。为并州刺史,治郡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史称“政治常为天下最”。见《三国志·魏志·梁习传》。李瀚《蒙求》:“黄霸政殊,梁习治最。”
①不充裕。贯休《甘雨应祈》:“华畅九有,清倾六合,使不苏者苏,不足者足。”②不够。权德舆《酬崔千牛四郎早秋见寄》:“相爱每不足,因兹寓深衷。”③不可,达不到。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不
文体名。汉魏六朝以来,佛家多以“唱导”、“转读”等方式宣扬教义,弘广佛法。“转读”为自印度传来的讲经方式,其特点是抑扬其声以讽诵经文,“以哀婉为入神,用腾掷为轻举,致使淫音婉娈,娇弄颇繁”(《高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