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孤雁

孤雁

【介绍】:

①(全)杜甫约于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作。题一作《后飞雁》。诗托孤雁失群之苦,以寓兄弟离别之思。②(全)崔涂作。原二首。据第一首“湘浦离应晚”句,当是作者流寓湖南时作。第二首尤佳。诗借孤雁以自喻,通篇突出一个“孤”字。首联写失群。中二联想象孤雁失群独飞的种种苦况,暮雨、寒塘、失、迟、低、冷,写尽孤雁形单影只、凄凉寂寞、惊惧胆怯情状。末联写作者对孤雁命运的关切:担心途中遭人暗算。全诗虽句句写孤雁,但隐然有一作者在。作者、孤雁,同病相怜,寄寓了诗人孤凄忧惧的羁旅之情。纪昀谓此诗“曲折深至,语切境真,寓情无限”(《瀛奎律髓刊误》卷二七)。

猜你喜欢

  • 莲花峰

    在陕西省华阴市南华山上。又称西峰,华山奇峰之一。壁立千仞,悬绝异常。峰前有一巨石,形如苍龙,名曰屈岭,西面为绝壁,东面为陡峭石坡。峰顶有翠云宫,前有大石,状如莲花,故称莲花峰。李白《古风》第十九首:“

  • 从军北征

    【介绍】:李益作。这是一首边塞力作。诗描写征人闻笛望乡的典型场景,表达了征人厌战思归的怨望之情,那浓厚的感伤情调,与盛唐边塞诗迥然不同。意境苍凉雄阔,气氛哀婉动人。清宋顾乐赞为“情景两绝”(《唐人万首

  • 的名对

    亦称“的对”。即正名对。指格律诗一联上下两句中处于对仗地位的词语不仅词性一致,且属于同一类事物,但意义相同或相反、相对。日僧空海《文镜秘府论·东卷》:“的名对者,正也。凡作文章,正正相对。上句安天,下

  • 宋鹊

    ①春秋时宋国良犬名。后亦泛指良犬。李贺《追赋画江潭苑四首》之四:“练香熏宋鹊,寻箭踏卢龙。”②喻鄙贱者或爪牙。陈陶《经徐稚墓》:“禁掖衣冠加宋鹊,湖山耕钓没尧时。千年垅树何人哭,寂寞苍苔内史碑。”

  • 韩徐

    五代韩熙载、徐铉的并称。二人同仕于南唐,交往颇密,工文章,齐名于世,因并称之。见《十国春秋·徐铉传》。

  • 吕相

    即吕不韦。吕不韦曾为秦相,故称。韦庄《同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旧韵》:“貌愧潘郎璧,文惭吕相金。”

  • 曲江池

    唐代著名园林名,在京城长安东南隅。秦称洲,汉称曲洲,汉武帝时又加疏凿,后改称曲江池,以其水曲折有似广陵之江,故名之。唐玄宗时又加以疏浚开挖,使之成为京城中和、上巳等节日的胜游之地。唐代诗人至此游赏题咏

  • 孙咸

    【介绍】:五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南唐开宝中,客居九江,游庐山,题诗于九天使者庙,有“秦淮两岸沙埋骨”等语。后南唐覆灭,诗语应验。《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诗话总龟》卷三二。

  • 周太常

    指东汉周泽。周泽于汉明帝永平十年拜太常,清洁循行,虔敬宗庙,常年宿卧斋宫,时人有“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之讥。事见《后汉书·周泽传》。刘禹锡《答乐天戏赠》:“诗情逸似陶彭泽,斋日多如周太常。

  • 耳根

    ①耳朵根部。亦借指耳朵。白居易《琴酒》:“耳根得听琴初畅,心地忘机酒半酣。”②佛教的六根之一。指对声境而生耳识者。雍陶《安国寺赠广宣上人》:“今来合掌听师语,一似敲冰清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