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薜荔叶子制成的衣服。原为仙鬼所服,后亦指隐士服装。孟郊《送豆卢策归别墅》:“身披薜荔衣,山陟莓苔梯。”亦省称“薜衣”。白居易《兰若寓居》:“薜衣换簪组,藜杖代车马。”
见“青绮门”。
艾蒿。蒿类植物的一种,有臭味,常用来比喻品质不好的人。杜甫《种莴苣》:“中园陷萧艾,老圃永为耻。”
南朝梁诗人何逊与范云的合称。《梁书·何逊传》载:逊八岁能赋诗,二十岁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因结忘年交好。后因用作咏诗友的典故。李商隐《漫成三首》之一:“不妨何范尽诗家,未解当年重物华。”
宫观名。在湖北省松滋东丘家湖中。相传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镇江陵时,在湖中罗公洲上立宫观,因大殿只用一根柱子,故名。杜甫《所思》“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清高士奇评释。士奇,生平简介见《续唐三体诗》条。《唐三体诗评释》,六卷。高氏在宋周弼原选、元释圆至原注《唐三体诗》的基础上重加评释,以成此书。对圆至笺注谬误处,多有删除,时加己见。前有高氏自序1篇,叙
【介绍】:唐代文学家。一作戴琁、戴休琁,或戴休。又误作戴林珽。河东桑泉(今山西临猗)人。生卒年不详。曾任司勋、仓部二员外郎。天宝元年(741)为仓部郎中。《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迹见
【介绍】:李世民《秋日即目》诗句。衣,指荷叶;衣碎,指荷叶凋零。出句以荷残只存疏影,描写秋天的肃杀气氛,对句以菊花盛开亮丽,从相反角度描绘了秋天的特有景色。一“碎”一“明”,一衰一盛,充分展示了大自然
【介绍】:唐代诗人。先,一作光,误。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居于东都洛阳(今属河南)。生卒年不详。南朝诗人阴铿玄孙。张说妹婿。释褐为陈州司仓,历宜城公主府记室参军、长河令、蔚州别驾。入为庆王友,转太
【介绍】:机,一作几。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生卒年不详。武后时阎朝隐之兄,少知名。据《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有《阎镜机集》十卷,今佚。事迹见新、旧《唐书·阎朝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