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审言

杜审言

【生卒】:约646—708

【介绍】:

唐代诗人。字必简。祖籍襄阳(治今湖北襄樊),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排行五。杜预后裔,杜甫祖父。高宗咸亨元年(670)登进士第,授隰城尉。累转洛阳丞。武后圣历元年(698),贬为吉州司户参军。因与群僚不和,被州司马周季重诬构下狱,其子杜并愤而刺杀周季重后亦被害。审言免官还洛阳。事闻朝廷,武后召见,甚加叹异,授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中宗神龙元年(705),因附阿张易之兄弟,流配峰州。二年(706)召还,授国子监主簿,加修文馆直学士。景龙二年(708)卒,年六十余,赠著作郎。审言少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后以诗文“含绝唱之音”,“有重名于天下”(陈子昂《送吉州杜司户审言序》)。晚年与沈佺期宋之问唱和。他的诗大多为写景、纪行、酬唱之作,以浑厚遒劲见长,也有清新流丽者。他大力创作律诗,以五律数量最多(二十八首,占现存诗十分之六以上),成就最高。《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登襄阳城》、《秋夜过临津郑明府宅》等篇,思致工巧,句律严整,音韵协调,对五律的规范、定型颇有影响。七律《春日京中有怀》等,皆工密有致,在初唐亦属首倡。他与沈佺期、宋之问同为唐代近体诗之奠基人。清人王夫之曰:“近体梁、陈已有,至杜审言始叶于度。”(《薑斋诗话》)其诗法对杜甫影响较深。原有《杜审言集》十卷,已散佚。宋刻本《杜审言集》,仅一卷,存诗四十三首。徐定祥有《杜审言诗注》。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校笺》卷一。

【生卒】:645?—708

【介绍】:

字必简,行五。郡望京兆(今陕西西安),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洛州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为大诗人杜甫祖父。咸亨元年(670)进士。官隰城尉,累转洛阳丞。圣历元年(698)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后武后召见,授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神龙元年(705),因谄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与宋之问沈佺期等人同时遭贬,流放峰州。召还,授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景龙二年冬病卒。新、旧《唐书》有传。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为人恃才傲物,但能诗工书,对近体诗的形成贡献颇大。许学夷曰:“五言律体实成于杜、沈、宋,但后人但言成于沈、宋,何也?审言较沈、宋复称俊逸,而体自整栗,语自雄丽,其气象风格自在,亦是律诗正宗。”(《诗源辩体》卷一三)现存诗43首,《全唐诗》编为1卷。有《杜审言诗集》传世。

猜你喜欢

  • 冯宿

    【生卒】:767—836【介绍】:唐代散文家。字拱之。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祖籍冀州长乐(今属河北)。排行十七。冯定兄。贞元八年(792)进士及第。徐州节度使张建封表奏为节度巡官。约元和元年(806

  • 越王

    指越王勾践。王铤《登越王楼见乔公诗偶题》:“越王空置千年迹,丞相兼扬万古名。”

  • 杨於陵

    【生卒】:753~830【介绍】:字达夫,行三,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幼丧父,飘泊江左。大历六年(771)中进士,为政有德,官至户部尚书,封弘农郡公,以尚书左仆射致仕。卒谥贞孝。新、旧《唐书》有传。《

  • 春雨即事寄袭美

    【介绍】:陆龟蒙作。这是一首寄给诗友皮日休的七言律诗,描写春雨中江边乡村田园景色,生机盎然,又充溢着超然物外的恬淡情趣。

  • 善导

    【生卒】:613——681【介绍】:俗姓朱,临淄(今属山东)人。初唐净土宗创宗人之一。幼出家,遍游各地,从学于并州玄中寺道绰。入长安后住光明寺,人称光明大师。调露元年(679)奉命凿洛阳龙门奉先寺,监

  • 一泊

    ①一汪。白居易《池上作》:“丛翠万年湘岸色,空碧一泊松江心。”②一片;一股。白居易《浪淘沙》之一:“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

  • 张南史

    【介绍】:字季直,行二,幽州(今北京)人。天宝末试左卫仓曹参军。至德元载(756)避地苏州,后闲居扬州。大历中移居宣州。南史精棋艺,后苦节学文,遂入诗境。《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补编》补1首又2句

  • 伯道

    晋邓攸字伯道。刘商《同诸子哭张元易》:“伯道共悲无后嗣,孀妻老母断根蓬。”参见“伯道无儿”。

  • 周兄无慧

    晋时,周居显位,其弟周嵩却认为他志大才短,名重而识暗,好乘人之过,无自全之道,后果被王敦所害。事见《晋书·周母李氏传》。李瀚《蒙求》:“济叔不痴,周兄无慧。”

  • 俗讲

    一种讲唱艺术。寺院僧侣为弘扬佛法,多有讲经之举,以讲释经文要义为主,其后由于经文艰深,不易普及,于是产生了俗讲,以讲说佛经故事为主,不限于宗教经义,对象也为世俗男女。俗讲的讲经文是释门承袭儒家讲经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