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甫墓

杜甫墓

有多处。在河南省偃师市西首阳山下杜楼村有一处。墓为青砖所砌,八角形。墓北有其远祖杜预墓。墓前有石榴一株,墓门书“唐工部拾遗少陵杜文贞公之墓”。大历五年(770)杜甫病死于潭州至岳阳的湘江舟中,于当地藁葬。因杜甫有生不能与远祖杜预齐名,死定与其并葬之遗嘱,其孙嗣业于其死后43年,将其遗骨迁至偃师杜楼。据县志载,墓在清初已被村民平为麦地。乾隆十一年(1746),偃师县令朱续志为其造茔树碑,并重修杜甫祠。乾隆五十五年(1790),河南尹张松孙,偃师县知县汤毓倬又重修扩建了杜甫墓。其二在河南省巩义市西北康店镇康店村邙山岭上。墓冢直径十米许,冢前立有两石碑,一通为清康熙十九年(1680)河南参政杜漺立,有碑文,题曰“巩县杜少陵先生墓碑记”,碑文叙述其访墓、祭墓、捐俸为杜甫修墓葺祠及设飨奉祀情况。一通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巩县知事陈龙章立,正中童钰楷书“唐杜少陵先生之墓”。杜甫墓东依次排列两小墓冢,乃杜甫长子宗文、次子宗武墓。1991年,又在原杜甫墓基础上,扩建为杜甫陵园,内立杜甫石像及当代书法石刻多宗。其三在今湖南省耒阳城北原杜陵书院内(今耒阳第一中学)。墓为圆土堆,直径二米许。墓前立石碑,刻有“有唐工部杜公之墓”,为衣冠冢。此墓唐时有人吟咏,南宋景定四年(1263)重修。其四在今湖南省平江县(唐时为昌江县治)城南三十里之小田村。坟为馒头形,墓围高一米,直径约八米,一室二耳,均为楔形砖砌成。附近多杜姓世居。墓碑上题“唐左拾遗工部员外郎杜文贞公之墓”。其五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城南三公里之岘山脚下。杜甫祖籍襄阳,后迁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东北)。杜甫于大历五年(770)客死湖南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后其孙嗣业运送遗骸至河南安葬,途经襄阳时留下衣冠,起冢葬于此地。现墓冢尚存,石碑已佚,现有墓碑为当地文物部门重立。

猜你喜欢

  • 夫人法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载:晋王湛妻郝氏有令姿淑德,教子有方,为王门母仪,众皆效郝夫人之法。后因以“夫人法”为颂母仪之典。王维《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淑女诗长在,夫人法尚存。”

  • 凤字牌

    一种殡仪器仗,类似招魂牌。上有凤文,故名。王炎《葬西施挽歌》:“西望吴王国,云书凤字牌。”

  • 三体唐诗

    宋周弼编,元释圆至注。一名《唐三体诗》,又名《笺注唐贤三体诗法》。周弼,字伯弱,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约生活于宋理宗时,著有《端平诗隽》。圆至,字牧潜,号天隐,高安(今属江西)人。《三体唐诗》,六卷。

  • 云间树色千花满,竹里泉声百道飞

    【介绍】:沈佺期《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诗句。二句刻画郊野别墅无穷春景。出句写树,“云间”形容树之高,“千花”、“满”分别形容花树之多和树花之繁。对句写泉,“竹里”形容泉之幽,“百道”、“飞”分

  • 千万

    ①形容数目极多。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②犹非常,十分。齐己《谢人惠竹蝇拂》:“挥谈一无取,千万愧生公。”

  • 戴司颜

    【介绍】:唐代诗人。司,一作思。生卒年、籍贯不详。大顺元年(890)进士及第。乾宁中官太常博士。有诗名。元辛文房称其诗“气宇盘礴,每有过人”,并谓“有集今传”,然今存诗多坦率平易,其诗集亦未见宋元以来

  • 丙廷尉

    指西汉丙吉。丙吉于汉武帝时曾任廷尉右监,故称。豆卢回《登乐游原怀古》:“至哉丙廷尉,感激义弥敦。”

  •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介绍】: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句。二句生动写出雨止初晴,夕阳清晖,山林青翠,绿映庭院的景象,以衬人物之绝俗襟怀。

  • 初唐四杰和陈子昂

    沈惠乐、钱伟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出版,为《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之一。本书详尽介绍了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和陈子昂各自的生平、创作及对后世的影响,内容充实,有分有合,持

  • 北辰

    即北极星。常喻指帝王。武元衡《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之三:“尝闻阊阖前,星拱北辰箓。”亦喻指京城。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遥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