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约编
清盛元珍编。是盛氏《兰山课业约编·诗赋约编》中之一部分,成书于乾隆六年(1741),共收杜诗古近体凡271首,有评无注,皆极简略,新见无多,影响不大。
清盛元珍编。是盛氏《兰山课业约编·诗赋约编》中之一部分,成书于乾隆六年(1741),共收杜诗古近体凡271首,有评无注,皆极简略,新见无多,影响不大。
【介绍】:唐代诗人。字南卿。洛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为僧,法名清塞。元和十年(815)前后,游长安,与贾岛有交往酬和。十二年(817),至庐山,居其间。又曾客居润州三年。大和九年(835)
【介绍】:字德源,梁(今河南开封)人。天宝十三载(754)进士,任陆浑尉。师元德秀,以辞赋文章著于时。《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4首。
清王澍选。为康熙年间王澍手稿本,共手抄杜甫五言古诗138首,白文无注评,因王氏精于书法,故亦足珍贵。1974年台湾大通书局据此手稿本影印,收入《杜诗丛刊》,始得以广泛流传。
(—xiàng)传说为上古驱除疫鬼和山川精怪之神,相貌凶恶。古代民间多以人扮演或以竹纸扎制成其形以驱疫避邪。皮日休《虎丘寺殿前有古杉一本形状丑怪》:“突兀方相胫,鳞皴夏氏胝。”
清牟钦元辑、牟瀜注。钦元,东山(今属福建)人,约生活于清康熙年间;牟瀜,字子渊,为钦元之子。《唐诗排律》,又名《唐诗五言排律笺注》,七卷。专选唐人267家五言排律510首。有诗人小传及双行夹注,无评语
又名潜山、霍山、皖山、皖公山、万字山。在安徽省潜山县西北。主峰天柱峰海拔1485米,是江淮水系分水岭,以雄、奇、秀著称。群峰兀立,危崖罗列,怪石嵯峨,千岩万壑。有天柱、飞来等42峰,麒麟、熔药等16岩
人名。商朝孤竹国君的儿子。父死,为让其少弟叔齐继位,遂逃去。叔齐不肯立,亦逃去。武王伐殷时,二人耻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见《史记·伯夷列传》。后人将他们作为有气节和操守的典范。元稹《有鸟二十章》之十五
指侍御史。东汉光武帝时杜林曾任侍御史,故称。罗隐《淮南送卢端公归台》:“朱绂两参王俭府,绣衣三领杜林官。”
山名。在今浙江丽水市。唐时为江南道处州。山上多胜迹,前人题刻甚多,山顶云崖阁中有“灵崇”二大字,传为晋葛洪所书。唐彦谦《游南明山》:“久闻南明山,共慕南明寺。”
【生卒】:?—844?【介绍】:润州句容(今属江苏)人。李德裕初为浙西节度使时,刘为其掌书记,后遂依李德裕,历主客员外郎、尚书员外郎、给事中、刑部侍郎、弘文馆学士判馆事等职。工于诗文表状,为李德裕、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