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绝句漫兴九首

绝句漫兴九首

【介绍】:

杜甫上元二年(761)在成都作。漫兴,兴之所到,率尔成章。杜甫对绝句,有时虽纵笔所之,不甚经意,然正因为如此,他的绝句才如竹枝乐府一种天然旨趣。这组绝句写草堂一带,由春入夏的自然景物和作者的感触。前七首写早春、仲春、晚春景物,后二首写春去夏至之景。第一首首句“眼见客愁愁不醒”,“客愁”二字是九首之纲。诗人时而恼春、怨春,无非是因客愁而已;继而恨春、惜春,无非是春来春去,更增愁怀而已,所以最后发出春光易逝,人生几何之叹。在章法上,九首虽各自独立成篇,然逐章相承,首尾照应,有前后次第和内在脉络。在技巧上,用拟人化手法,把春写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事物;新鲜生动的比喻,使景物展现出灵动活泼之姿。真是一组绝妙佳作。杨伦曰:“绝句以太白、少伯为宗,子美独创别调,颓然自放中,有不可一世之概。卢德水所谓巧于用拙,长于用短也。”(《杜诗镜铨》卷八)

猜你喜欢

  • 倒屣

    由于迎客匆忙,将鞋倒穿。东汉末,年轻的王粲造访名重当时的蔡邕,邕“闻粲在门,倒屣迎之”。事见《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后以“倒屣”为热情迎客之典。王维《辋川别业》:“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 老莱服

    见“老莱衣”。

  • 李衡奴

    指橘子树。三国吴丹阳太守李衡欲治家业,其妻不许,乃密令人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柑橘千株。临死谓其儿若凭此千头木奴,足可供家中衣食之需。见《三国志·吴志·孙休传》南朝宋裴休之注引《襄阳记》。罗隐《秋日

  • 李头陀

    【介绍】:名不详。长乐(今属福建)人。约生活于元和前后。从百丈住洪州。《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1首。

  • 金人捧剑

    传说战国时,秦昭王三月三日在河边置酒,曾见到河中央有金人捧剑,并许诺他“制有西夏”。后因以“金人捧剑”为咏三月三日帝王春禊的典故。王维《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金人来捧剑,画鹢去回

  • 纵然

    即使。罗邺《洛水》:“纵然满眼添归思,未把渔竿奈尔何。”

  • 烧歌

    【介绍】:温庭筠作。通过描写山火烧山田的情形和记录邻翁关于楚越烧畬的描写,再现唐代南方烧畬种田的习俗,表现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统治集团的不满。诗人长于描述。诗不断变换描写角度,转换时间、空间,在广阔的

  • 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似故乡

    【介绍】:刘皂《旅次朔方》诗句。二句极写久客异乡的厌倦感伤之情。作者故乡在咸阳(今属陕西),久客并州(今山西太原)。今又北渡桑乾河,回望并州,又似故乡矣。“似”而非“是”,妙。黄生日:“在并州且忆故乡

  • 鞭血

    指征战。鲍溶《述德上太原严尚书绶》:“终古鞭血地,到今耕稼繁。”

  • 边韶

    东汉陈留浚仪人,字孝先,以文章知名。桓帝时为尚书令。曾白日睡眠,其弟子私嘲之。韶妙语解曰:“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见《后汉书·边韶传》。李端《晚春过夏侯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