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意气相合;定交。白居易《醉后重赠晦叔》:“岂是今投分,多疑宿结缘。”清江《春游司直城西鸬鹚溪别业》:“越客初投分,南枝得寄栖。”
县名。即今河南省郾城县。韩愈《过襄城》:“郾城辞罢过襄城,颍水嵩山刮眼明。”
【介绍】:唐代诗人。汶,一作淳。生卒年、籍贯不详。大和五年(831)进士及第。大中六年(852)自礼部员外郎充翰林学士。七年(853),加礼部郎中、知制诰。九年(855),拜中书舍人。十一年(857)
指女子美丽多情。王硕《和三乡诗》:“莫教才子偏惆怅,宋玉东家是旧邻。”亦作“宋玉邻”、“宋玉墙”、“宋家邻”、“宋家东”。徐夤《忆牡丹》:“宋玉邻边腮正嫩,文君机上锦初裁。”唐彦谦《离鸾》:“尘埃一别
【介绍】:生平事迹无考。《全唐诗》存诗2首。
犹莺出谷。谓登第或仕途升迁。白居易《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郑家林亭》:“桂折因同树,莺迁各异年。”
相传华山峰顶有玉井,生千叶莲花,服之可以升仙。韩愈《古意》:“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亦泛指井。罗隐《台城》:“玉井已干龙不起,金瓯虽破虎曾争。”
精明,能干。王梵志《大皮裹大树》:“生儿不用多,了事一个足。”
诗体名。唐代科举以进士科为贵,而进士科加试帖经与杂文,高宗、武后朝始试以诗赋题目,所试一般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全诗韵脚限定,多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故又称“赋得体”。该类诗作要求
古代传说善养鸡者。据汉刘向《列仙传》载,祝鸡翁养鸡千余只,每鸡皆立名字,随呼而至。后因为“祝鸡翁”代指隐居。刘禹锡《重寄表臣二首》之二:“早晚同归洛阳陌,卜邻须近祝鸡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