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韦应物

韦应物

【生卒】:737—793

【介绍】:

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高门望族,曾祖韦待价是武后时宰相,祖父韦令仪做过宗正少卿。少年时代练习武艺,有很高的骑射本领。凭着门荫和武艺,十五岁时就当上了玄宗的侍卫,颇有得意之感。因此沾染了不少纨袴子弟的不良习气,后来对此表示悔恨,又毫不遮掩地将这些不光彩的事写入诗中,可见其性格率直豪爽的一面。安史叛乱使他失去了侍卫之职,只好向扶风、武功一带逃难。两三年的逃难生活对他的教训一定很深,冷酷的现实也逼得他只好走科举之途以求进身,于是决心折节读书。乾元二年(759)左右进入太学。但早年当侍卫时带来的劣根性难以根除,当玄宗于宝应元年(762)死去以后,他失去依恃,遭人排挤,只好离开太学。后来历任洛阳丞、高陵宰、鄠县令、栎阳令、滁州刺史、江州刺史、苏州刺史等,故称韦江州或韦苏州。在韦应物的世界观中,儒家仁政爱民思想起着主导作用。在历任地方官任上,他努力实践这一信条,努力做些有益于民生的事。如赈济灾民时,顶着烈日,毫无怨言。基于这样的思想,他常常自责很严,和农民有了一些共同语言。他为农业丰收而喜悦,为农民深受兵凶徭赋的残害而担心,宁愿受上司责备甚至被免官归田,也不愿苛虐地敲剥人民。这使他的田园诗有了自己的鲜明特点,如《观田家》真切地写出了农民的喜悦和希望,辛劳和痛苦,反映了唐代农民受剥削之惨重,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韦应物是大历年间著名诗人。他的诗较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风格潇洒自然,淳厚朴实,清远简净中时见秾丽,淘洗锤炼而又生机活泼。在有唐一代诗人中,卓然自成名家。白居易《与元九书》说他的五言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明代钟惺《唐诗归》说:“韦苏州等诗,胸中腕中皆先有一段真至深永之趣,落笔自然清妙,非专以浅淡拟陶者。”田园诗外,悼念亲人的诗如《出还》,写得极其真挚感人,山水诗以《滁州西涧》最为有名。诗集以《四部丛刊初编》本《韦刺史诗集》、《丛书集成初编》本《韦苏州集》较通行。陶敏等有《韦应物集校注》,孙望有《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事迹见宋王钦臣《宋嘉祐校定韦苏州集序》、沈作喆《补韦刺史传》、《唐诗纪事》卷二六,参孙望《韦应物事迹考述》、傅璇琮《韦应物系年考证》、罗联添《韦应物年谱》。

【生卒】:735?~792?

【介绍】: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排行十九。出身名门望族,十五岁即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安史乱后,失职流落。代宗广德元年(763)为洛阳丞。德宗建中二年(781)擢尚书比部员外郎。三年出为滁州刺史。贞元元年(785)任江州刺史,世称“韦江州”。三年入朝为左司郎中,人称“韦左司”。四年出为苏州刺史,故世称“韦苏州”。约贞元八年(792)卒于苏州。韦应物为中唐著名诗人。其诗众体兼擅,尤长于五言白居易评曰:“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与元九书》)韦诗题材广泛,而以山水田园诗最著。后人往往将他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为王孟韦柳,或与柳宗元并称韦柳。又将其与陶渊明并称陶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五言古诗源出于陶,而熔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刘熙载又将他与元结并提,认为“元、韦两家皆学陶”,而“韦苏州忧民之意如元道州。”(《艺概·诗概》)有《韦苏州集》(又称《韦江州集》)行世,存诗560余首,《全唐诗》编为10卷。《全唐诗补编》补4首。

猜你喜欢

  • 公莫舞歌

    【介绍】:李贺作。《公莫舞歌》原是乐府旧题,以楚汉相争中“鸿门宴”的故事为题材。贺据历史事实,但加以发挥想象,笔酣墨饱地重新进行了艺术的再创造。史家文人尤其是南北乐府中写及“鸿门宴”的胜利往往归之于项

  • 范质

    【生卒】:911—964【介绍】:字文素,大名宗城(今河北临西北)人。后唐明宗长兴四年(933)进士,为忠武军节度判官,迁封丘令。后晋时历监察御史、节度从事、主客员外郎、直史馆、翰林学士、知制诰。后汉

  • 东门路

    见“东门归路”。

  • 邯郸儿

    古时幽州其俗尚侠任气,多游侠,故以“邯郸儿”称侠客。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十:“渔阳突骑邯郸儿,酒酣并辔金鞭垂。”

  • 哇咬

    形容声音细碎。刘禹锡《采菱行》:“笑语哇咬顾晚晖,蓼花绿岸扣舷归。归来共到市桥步,野蔓系船萍满衣。”

  • 所以

    ①用于,用以。唐彦谦《索虾》:“所以供盘餐,罗列同珍羞。”②原因。韩愈《李花二首》之一:“问之不肯道所以,独绕百匝至日斜。”③因此。杜甫《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坐看清流沙,所以子奉使。”

  • 天骄

    天之骄子。杜甫《诸将五首》之二:“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李咸用《送边将》:“天骄频犯塞,铁骑又征西。”参见“天骄子”。

  • 管宁

    东汉末高士。避乱居辽东,常戴皂帽,穿布裙,坐木榻。征命屡至,固辞不就。见晋皇甫谧《高士传·管宁》。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扁舟不独如张翰,皂帽还应似管宁。”

  • 净业寺

    在陕西省长安县沣峪口内。初建于隋代。唐代著名高僧道宣在该寺建石戒坛,以其所制仪规为诸州大德授具足戒。律宗阐扬佛教戒律,道宣著《戒本疏》、《羯磨疏》等,集佛法戒律之大成。后世称为南山律宗,净业寺亦因此著

  • 皎然

    【介绍】:福州(今属福建)人。五代禅僧。嗣雪峰义存,住福州长生山,人称长生和尚。《祖堂集》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偈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