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566—635【介绍】:即唐高祖。字叔德,郡望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贵族出身,七岁袭唐国公。隋时官至太原留守,后举兵攻入长安,立炀帝孙侑为帝,自立为大丞相,旋逼禅,建唐。在位九年(618—
【生卒】:743—800【介绍】:唐代高僧。俗姓李。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原籍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李邕孙。至德元年(756),出家于鄂州开元寺。曾作诗一首,思致高拔,受刘长卿嗟赏,遂热心于赋咏
(—wèi)①由于。元稹《天坛上境》:“因为南昌检仙籍,马君家世奉还丹。”②因此。法振《送褚先生海上寻封炼师》:“悬知居缥缈,因为识浮丘。”
温和貌,和顺貌。杜甫《送率府程录事还乡》:“熏然耳目开,颇觉聪明入。”
戴伟华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22.3万字。本书除绪论和余论外,又分六章:一、唐代的方镇和使府;二、使府中的文化氛围;三、使府中的文人;四、使府文学的地域性和时代性;五、文人入幕和诗
简明勇著。该书分上下两部,上部为七律研究,分五章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风格,及其发展演变,作具体分析论述。下部为七律笺注,笺注杜甫全部七言律诗151首,编次以题目首字之笔划为序,这种编次实为独一无二,先解句
【介绍】:李白作。苏台,即姑苏台。故址在今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始作于春秋时吴王阖闾,夫差更加广大,台上建春宵宫,夫差彻夜与嫔妃在其中宴乐。此为太白在开元十四、五年游吴越时所作。诗以古今盛衰的强烈对比,
【介绍】:高适作。或天宝十一载(752)秋写于长安。这首送人赴幕府任职的诗,赞扬了友人仗剑戍边,一展抱负的壮志豪情,并勉励他不畏艰辛,以身报国,为边疆的安宁做出贡献。该诗赠别而无惆怅悲苦之音,格调昂扬
王羲之性爱鹅,曾用写经换山阴道士之鹅。见《晋书·王羲之传》。故后以“右军鹅”谓鹅。孟浩然《宴荣二山池》:“枥嘶支遁马,池养右军鹅。”亦用以指与道士交往。卢纶《寻贾尊师》:“新传左慈诀,曾与右军鹅。”
见“钓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