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冠县起义

冠县起义

义和团最早的反洋教武装斗争。梨园屯位于山东冠县北部直鲁交界处,从1869年(同治八年)法国在此设立教堂始,当地群众反洋教斗争即未曾间断。1886年(光绪十二年)起,以阎书勤为首的“十八魁” (人们对首先参加斗争的阎书勤等十八人的称呼)反对法国教士拆玉皇庙,修建教堂,进行武装护庙斗争十余年,后来又联合直隶威县沙柳寨人赵三多进行斗争。赵三多是直、鲁、豫三省交界闻名的梅花拳首领,广招徒众,以“患难相扶”、“反对洋教”相号召,声威日壮。“十八魁”便由红拳改习梅花拳。活跃在直隶威县、曲周、永年、平乡、邯郸、临清等地的梅花拳首领姚文起、朱九斌、刘化龙等与赵三多、阎书勤联合起来。赵三多把这九支梅花拳改为“义和拳”,策动起义。1896年4月2日(光绪二十二年二月二十日)义和拳在梨园屯亮拳比武,各路拳民三千余人连续亮拳三天,声势浩大,护卫教堂的清军不敢阻拦。山东巡抚张汝梅派冠县令曹倜招抚拳民。赵三多妥协,同意解散拳民。但以十八魁为首的拳民仍坚持斗争,张汝梅派清军弹压,并电请直隶总督裕禄会剿。清军护教抑拳的行径,使赵三多重新振作,并与十八魁重新会合。1898年10月(光绪二十四年九月)义和拳在冠县,蒋家庄(今河北威县)起义,揭出“助清灭洋”旗帜,首攻冠县、临清交界两教堂获胜,然后北上邱县,队伍扩大到五、六百人。张汝梅、裕禄派兵追缉,义和拳则兵分两路,在直东交界和直隶中南部地区坚持斗争。在沙柳寨与清军激战,伤亡二十余人,赵三多突围北上。此后官府为梨园屯教会重修教堂、抚恤教民,阎书勤、高元祥则率队打回梨园屯,压倒洋教势力。蒋家庄梨园屯起义是义和团反帝斗争的先声。

猜你喜欢

  • 长枪会起义

    咸丰末年鲁西南农民起义。1859年(咸丰九年)山东荷泽郭家糖坊秀才郭秉钧举办团练,名为“一心团”,也称“长枪会”。长枪会凭借武装控制了旧黄河口岸上的码头,为载运船只装卸粮盐,取得经费,逐步发展为一支拥

  • 望厦条约

    即《中美五口贸易章程》,中国近代史上美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4年7月3日(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八日)美国全权公使顾盛以战争相恫吓,胁迫清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共三十四款

  • 关陇起义

    北魏末年敕勒族人胡琛和羌族人莫折大提先后领导的关陇地区人民大起义。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四月,胡琛自称高平王率众起义,为魏将卢祖迁所败,率部北撤。六月,莫折大提在秦州(今甘肃天水)自称秦王,聚众起义

  • 专诸刺王僚

    春秋末年,吴王夷末之子僚继立为王,其堂兄公子光阴谋召纳贤士,欲杀王僚自立。时伍子胥逃亡至吴,窥知公子光之意,乃求得吴国勇士专诸推荐于光。吴王僚十二年(公元前515年),光设宴请僚,专诸藏匕首于食鱼腹中

  • 孟津之会

    周武王在孟津(一作盟津,在今河南孟津)召集诸侯举行的盟会。武王即位的第二年,为了检阅伐商的队伍,同时也为了试探商纣王对周人备战活动的反应,出动军队大规模地向东进发,至于黄河边上的孟津。诸侯自动前来参加

  • 玄宗奔蜀

    安禄山攻克洛阳之后,遣兵西进,唐将哥舒翰兵败灵宝(今河南灵宝),潼关不守,叛军遂长驱直入。消息传至长安(今陕西西安),京城一片混乱,玄宗仓惶失措。为掩人耳目。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玄宗下诏亲

  • 皂角林战役

    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九月,金帝完颜亮发兵大举攻宋,宋朝两淮之地很快失守。宋将刘锜用舟船渡真(今江苏仪征)、扬(今江苏扬州)二州之民过江避敌。以兵屯瓜洲(今江苏扬州市南)。

  • 开元之治

    史家对唐开元年间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美誉。经过唐前期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唐代经济迅速恢复和上升,为玄宗时期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玄宗先后任用姚崇、宋璟为相,整顿武周

  • 铁官徒起义

    汉成帝时铁官刑徒的起义。汉代铁官刑徒,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他们被剥夺了人身自由,在铁官监督下, 从事采矿、冶铁、铸造器械等苦役。汉成帝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夏六月,颍川郡(治今河南禹县)铁官徒申屠

  • 差遣制

    宋代的任官制度。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和扩大统治基础,任官分为官、职、差遣。官用以区别品级高低和俸禄多少,即所谓寄禄;职用以待文学之士,授以馆职和贴职(即职名),为一种加官。只有差遣方为官员的实际职务。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