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建州三卫

建州三卫

明代在东北地区设立的地方军政机构。居住在我国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满族,明朝时仍称女真,当时分为建州、海西、东海(也叫野人女真)三大部。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设辽东都指挥使司,派使招谕,女真各部首领先后到明朝拜见,献礼归顺。永乐三年(公元1404年),在黑龙江省依兰县设立建州卫,任命其首领阿哈出为指挥使,赐汉姓李。十年,又置建州左卫,任命猛哥帖木耳为指挥使。猛哥帖木耳就是后来清朝皇帝的祖先。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又从建州左卫中分置建州右卫。史称“建州三卫”。

猜你喜欢

  •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南京条约》的补充条约之一,1843年10月8日(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十五日)清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全权公使璞鼎查在广东虎门正式签订,一般将其作为《虎门条约》的一部分。条约共十五款,附有《海关税则》,主要内

  • 郑玄遍注群经

    东汉末年,郑玄对儒家经典的注释。汉代今文经学引谶纬说经后, 日趋妖妄、烦琐。相形之下,重训诂,举大义的古文经学,大师辈出,取得了很大成绩。东汉北海高密 (今山东高密)人郑玄,是兼通今、古文经的学者。他

  • 张献忠起义

    明末农民起义。张献忠(公元1606年——1646年)字秉吾,号敬轩,延安卫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出身贫苦,长大后去延绥镇(今陕西榆林)当兵。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率领米脂十八寨农民起义, 自

  • 贞祐和议

    金宣宗时与蒙古达成的一次和议。至宁元年(公元1213年)七月,成吉思汗亲率蒙古大军南下,掳掠华北广大地区,再次进逼中都(今北京)。金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八月,权右副元帅胡沙虎发动政变,卫绍王被杀。胡

  •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时王安石等主持的政治改革。又称熙宁变法、熙宁新政。北宋中叶,土地高度集中,广大农民破产。外部又有辽、西夏勒索岁币和军事威胁,造成各种社会矛盾加剧,积贫积弱局面日益严重,宋王朝统治危机加深。仁宗庆

  • 苏报案

    清末著名的反清政治案件。《苏报》为湘人陈范在上海所办,因受当时爱国学潮推动逐渐倾向革命,成为爱国学社师生发表革命言论的园地。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夏,聘章士钊任主笔,发表了推荐邹容所著《革命军》和

  • 郝经使宋

    元初郝经奉命使宋议和之事。郝经字伯常,元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人,家世业儒。蒙哥汗时入忽必烈幕府, 深受信用。后随忽必烈南下征宋。公元1259年,蒙古军包围鄂州(今湖北武昌)。南宋丞相贾似道私下请和,

  • 上林三官

    官署名。又称水衡三官。因设于由水衡都尉掌管的上林苑中而得名。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下令废三铢钱、由上林三官铸造五铢钱,此时上林三官是少府的下属机构。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后,上林三官划归

  • 年、隆之案

    清世宗胤禛(雍正)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帮助自己夺位的助手进行屠杀,制造了有名的“年、隆之案”。“年”指年羹尧,康熙时即为胤禛门下心腹,曾长期参与胤禛夺取皇位继承权的密谋。曾任川陕总督,是胤祯夺得皇位

  • 孔甲乱夏

    孔甲是夏朝后期的一个王,夏朝从孔甲时起,因统治阶级的腐朽而开始走向衰亡。《史记·夏本纪》说: “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传说孔甲命人驯龙,龙死而食其肉,觉其味美,复使人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