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沙俄侵占帕米尔

沙俄侵占帕米尔

帕米尔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位于新疆西南部,号称“世界屋脊”。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沙俄派兵侵占了我国帕米尔地区的北部边沿。1883年6——10月(光绪九年五月至九月),沙俄利用中俄《改订条约》中的规定,强迫清政府商议、勘定“费尔干省与喀什噶尔西边交界地方”的边界,从别迭里山口起到乌孜别里山口止,逐段设置界牌。1884年6月(清光绪十年五月),签订《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沙俄通过这次“勘界”和签订条约,不仅割占了我国喀什噶尔西北部的大片领土,而且在帕米尔地区,进一步割占了和什库珠克帕米尔。《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第三条中规定,从乌孜别里山口起, “俄国界线转向西南,中国界线一直往南”,作为以后中俄在帕米尔地区标定边界的走向。这是中俄关于勘分帕米尔未定界地区的唯一条约。按照这项规定,除了“一直往南”走向线以东的郎库里帕米尔、小帕米尔、塔克敦巴什帕米尔等仍然留在我国境内以外, “转向西南”走向线以西的萨雷兹帕米尔的大部分和阿尔楚尔帕米尔的西北角,都被圈进俄国的版图。两条走向线之间的三角地带成了待议地区。这块地区本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在具体商议勘分以前,我国在这里继续行使自己的主权,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沙俄既然已经把勘界的大致走向强加给了清政府,就为它将来抢夺这块地区提供了一个新的借口。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沙俄又违背《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的规定,派兵强占了萨雷阔勒岭以西两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当时双方军队沿岭对峙。沙俄主张以萨雷阔勒岭为中俄双方的边界线,妄图把这一军事占领线当作合法边界线。清政府当即予以驳斥,坚持要求沙俄遵守“界约”。但沙俄无理狡辩,蛮横拒绝。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中俄双方换文,清政府被迫同意沙俄政府的建议:暂时保持双方军队各自的位置,直到帕米尔问题最终解决为止。同时,清政府作了明确的保留,声明: “在采取上述措施时,并不意味着放弃中国对于目前由中国军队所占领以外的帕米尔领土的权利。它认为应保持此项以1884年(光绪十年)界约为根据的权利,直到达成一个满意的谅解为止”。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沙俄背信弃义,竟然背着清朝政府,与英国侵略者私自瓜分了中国的萨雷阔勒岭以西的帕米尔。

猜你喜欢

  • 三国鼎立

    魏、蜀、吴三国割据局面。参见“魏”、“蜀”、“吴”。

  • 曹州之战

    1865年 (同治四年)捻军围歼清军僧格林沁部的战役。天京陷落后,捻军与太平军结合,共推遵王赖文光为统率,坚持反清斗争。5月18日(四月二十四日)捻军在山东曹州(今荷泽)西北高楼寨集中精锐设伏,诱僧军

  • 世袭领兵制

    孙吴政权为维护世家大族特权利益,允许将领握有私兵,并且还不断将士兵赐给将领,以换取支持。诸将领皆世袭,父死子代,兄死弟代。士兵与将领具有特殊隶属关系。士兵视将领为主人,将领视士兵为私属。故在孙吴,将领

  • 审计院

    官署名。北洋政府时期直隶于总统的财政监督机关。1912年暂设审计处,1914年改审计院。按《审计法》,其职权为:稽核支出、审计决算、检查国库、簿记、官产、国债。法律规定严密,但统治者可以通过特殊方式借

  • 保甲制

    保甲是清代一种严密控制人民的基层行政组织。其制规定:不论城乡,每十户立一牌长,十牌立一甲长,十甲立一保长。每户门上悬挂一牌,上写户主姓名和丁口数,并登入官册,以便稽查。户口迁移,需注明来往处所。又责成

  • 武宗即位之争

    元成宗去世后发生的皇位之争。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正月,成宗病逝, 无嗣。成宗生前多病, 卜鲁罕皇后多参与政事。此时, 卜鲁罕皇后与左丞相阿忽台等谋立安西王阿难答为帝,而右丞相哈剌哈孙等蒙汉官员

  • 北元

    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军攻占大都(今北京),顺帝北逃塞外,仍袭用元朝国号,史称北元。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鞑靼部帅鬼力赤杀坤帖木儿汗,即可汗位,始废大元国号。北元自顺帝妥懽

  • 管仲治齐

    春秋前期, 管仲(名夷吾、字仲)经齐国大夫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为相,改革齐国内政。其具体措施主要有:一是实行国、野分治, “三其国而伍其鄙”。分齐的国都及其近郊地区为二十一乡,其中士乡十五,工乡和商

  • 燕国禅让

    战国中期燕国统治集团效法“禅让”的政治事件。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 燕王哙因受禅让说的蛊惑,乃效法尧、舜,把王位让给相国子之,自己反为臣,自三百石俸禄以上官吏皆由子之任免。子之当了三年国王,

  • 刘秀度田

    东汉开国初,天下垦田多不实,户口年纪互有增减。为加强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增加政府租税和田赋的收入,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刘秀下诏命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和户口。刺史、太守多为诈巧,优待豪强地主。皇帝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