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

唐代穆宗到宣宗年间(公元821年-859年)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朋党间的斗争。牛李党争起源于元和三年(公元808年) 的制举考试。当时应试的牛僧孺、李宗闵、皇甫浞通过策对,痛斥时弊,语言激烈,被考官赏识而录取。但当时李德裕之父李吉甫为相,认为牛等矛头均有所指,于己不利,乃哭诉于宪宗。考官遂遭贬逐,牛僧孺等亦长久不得升迁。由此,牛、李结仇,各网罗朋党,相互排斥攻击。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投靠宦官的李逢吉再度为相,遂援引牛僧孺同平章事,亦为相,以阻止当时任浙西观察使的李德裕入朝。文宗时期,牛李党争发展到高潮。大和三年(公元829年)李德裕被召入朝,为兵部侍郎,斐度荐其为相。但李宗闵通过宦官的支持,取得宰相的地位,排斥李德裕出朝任义成(治滑州)节度使,并援引牛僧孺再度为相。大和四年调李德裕赴更远的西川就任节度使,大和六年文宗罢免宰相牛僧孺,召还李德裕。次年李德裕为相,罢免宰相李宗闵。李德裕上台以后,亦大量援用朋党,打击牛党。牛僧孺被贬为循州(治今广东惠州东)长史。李宗闵被罢斥,出任封州(治今广东封开)刺史,又贬为郴州(治今湖南郴州)司马,武宗会昌年间死于贬地郴州。宣宗年间,牛党得势,牛僧孺还朝,但不久病死。李德裕遭牛党打击,四次贬官,最后贬崖州(今广东琼山东南)司户而死。牛李党争乃止。两派斗争了将近四十年。牛党重科举,轻门第,对藩镇主张姑息迁就,依附于宦官。李党则重门第,轻科举,力主削弱藩镇。李德裕曾佐武宗削平泽潞刘稹,收复昭义镇,又积极防御回鹘,并助武宗灭佛等,有一定政绩。

猜你喜欢

  • 文翁化蜀

    汉景帝时蜀郡守文翁兴办学校以发展文化的事迹。文翁,庐江舒(今安徽庐江西南)人。汉景帝末年任蜀郡太守。他感到蜀蜀郡僻陋,于是选拔有才能的郡县小吏,送往京师,从博士受业。几年后这些人学成归来,文翁任用他们

  • 汉军

    元代军队的一种,系由北方汉人(包括汉、契丹、女真等族)组成。元统一后,汉军多作为镇戍军分驻各地。

  • 合州战役

    又称钓鱼城保卫战。宋蒙间一次重要战役。阳平关(今陕西宁强西北)战役后,蒙古军长驱入川。淳祐二年(1242年),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玠组织军民凭钓鱼山险阻地形筑城,徙合州州治于此(今四川合川东北)

  • 留日学生总会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秋间,留日学生日益增多,为加强各省留日学生之间的联系,留日学生发起组织中国留学生会馆。会馆设于东京神田骏河台。吴禄贞把它比喻为“美国费城之独立厅”。接着各省留日同乡会相继成立

  • 野狐岭战役

    金蒙问一次重要战役。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蒙古军在乌沙堡(今河北张北西北)战役中大败金军后,顺利进军抚州(今内蒙古兴和境)等地。八月,金卫绍王改以参知政事完颜承裕(一名胡沙)主边事,率大军号称四十

  • 垂沙之战

    战国时,齐、魏、韩三国联军于垂沙(今河南唐河西南)打败楚国的战役。周赧王十四年(公元前301年),齐将匡章、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率三国联军进攻与秦结盟的楚的方城(今河南叶县西南),楚将唐昧(一作唐蔑)

  • 暂行管理津郡城厢内外地方事务都统衙门

    亦称天津都统衙门。为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设立的殖民统治机构。1900年7月14日(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十八日)八国联军侵占天津,7月30日(七月五日)由俄、英、日三国指定具有同等权利的三人组成“临时政府”。

  • 绿营兵

    清代军队的一种。清军入关后收编的明朝降军和各省改编的队伍,用绿色军旗,故称绿旗兵或绿营兵。在京者为巡捕营,隶属步军统领;在各省者有督标,统于总督;有抚标,统于巡抚;有提标,统于提督;有镇标,统于总兵;

  • 刘向校书

    西汉末年时刘向、刘歆父子奉命整理国家藏书的故事。刘向(公元前77——公元前6年),本名更生,字子政,汉皇族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成帝时为光禄大夫。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 因国家藏书散亡,汉成帝使谒者

  • 玄鸟生商

    商族诞生的神话传说。《诗经·商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是说商的始祖契为其母简狄(有娀氏之女)吞玄鸟卵而生。研究者多数认为,这个传说实际上反映了商族是由以鸟为图腾的东夷族的一支发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