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甲申易枢

甲申易枢

1884年 (光绪十年)清朝军机处大换班事件。1884年(光绪十年)日讲起居注官、左庶子盛昱参劾军机大臣萎靡因循,希冀朝廷“严加议处”,使之振作起来, “戴罪图功”。4月8日(三月十三日)西太后突降懿旨,将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全班军机大臣罢革:奕诉保留世袭罔替亲王、赏食亲王全俸,家居养病;大学士宝鋆原品休致;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李鸿藻、兵部尚书景廉开去一切差使,降二级调用;工部尚书翁同龢加恩留任,退出军机处。改命礼亲王世铎、户部尚书额勒和布、阎敬铭、刑部尚书张之万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工部左侍郎孙毓汶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次日,西太后又以懿旨令军机处遇有紧要事件,会同醇亲王奕譞商办,俟皇帝亲政后,再降懿旨。此次军机处大换班,史称“甲申易枢””。军机处全班大撤换,出乎盛昱意料之外。4月9日(三月十四日)疏请恭亲王奕訢等五军机“获重遣未宜置身事外,请量加任用,严予责成,以裨时艰”。云南道监察御史丁振铎亦奏请“录存亲旧,再沛德音”,均被拒绝。盛昱、赵尔巽、锡钧谏阻醇亲王奕譞会商军机紧要事务,懿旨答以“应毋庸议”。嗣后,军机处每有公务均由孙毓汶、许庚身赴醇亲王府,奕譞或面授机宜,或以书札指划,事事禀醇亲王奕譞之命而行。这种办公程序时称“过府”。西太后易枢目的在于排斥恭亲王奕诉,裁抑清流派,以便立威擅权。易枢之后的军机处,人才更加平庸,亦少振作景象,西太后独裁更加顺畅。

猜你喜欢

  • 太平天国奠都之争

    太平天国内部,特别是领导集团内部在建都问题上的争议,其实质是关于太平天国全局性战略方针的争议。金田起义正号太平天国之初,太平天国领导人朦胧地表露出欲进军江南取占南京(其所谓“小天堂”) 之意。到185

  • 宗泽守汴

    宗泽,字汝霖,宋金战争中宋朝主战派代表人物之一。靖康时曾在磁州(今河北磁县)招募义勇,力阻金军南下。后又率部进援京师,屡挫金军。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六月,以七十岁高龄,被李纲推荐受任东京留守、知

  • 前蜀

    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03年,唐西川节度使王建所建。王建少时以屠牛、贩私盐为业。唐末应募从军,参与镇压王仙芝、黄巢农民起义,官至忠武军八都头之一。后入四川投唐僖宗,为宦官田令孜收为养子,遂转壁州(今四

  • 古国名。鲜卑拓跋部创建。汉魏之际,鲜卑族拓跋部兴盛起来。西晋末年,晋室欲利用拓跋部力量进攻匈奴刘渊,封拓跋猗卢为代公。建兴三年(公元315年),又进封为代王。拓跋部在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平城(今

  • 北元

    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军攻占大都(今北京),顺帝北逃塞外,仍袭用元朝国号,史称北元。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鞑靼部帅鬼力赤杀坤帖木儿汗,即可汗位,始废大元国号。北元自顺帝妥懽

  • 满汉复职制

    清政府为了吸收汉族地主参加政权而实行的一种制度。即在内阁,规定大学士满汉各二员,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员;在六部,规定尚书满汉各一员,左右侍郎满汉各一员;在地方上,知府以下的官吏则主要以汉族地主分子来充当

  • 金朝

    朝代名。俗称金国。公元1115年,女真族完颜部阿骨打在领导抗辽斗争节节胜利的基础上,于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镇)称帝,国号大金,年号收国。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俘天祚帝,灭辽。天会五年,灭北宋

  • 黄册

    明代编造的户口总册。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进行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登记本户籍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分为上、中、下三等。并根据职业规定人户的籍属, 分为军、民、匠、灶四种户籍。民籍中

  • 通判制

    宋代为加强对地方控制,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始于各州府置通判。一般大州二员,小州一员,不及万户者不置。其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但州府文书须有通判连署,方为有效。并握有监察州府官员之权,号称监州、倅贰。

  • 南匈奴内附

    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分为南、北两部。次年,南匈奴单于遣使至汉京师,求使者监护,愿遣侍子入朝,重修汉宣帝与呼韩邪单于和好之约。建武二十六年汉授南匈奴单于玺绶,使入居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