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铁路国有政策

铁路国有政策

1910年5月23日 (宣统二年四月十五日)美、英、法、德四国银行团订立铁路协定,联合逼迫清政府向其借款修筑川汉、粤汉两铁路。次年,盛宣怀就任邮传部尚书后,向清廷提出把各省铁路收归国有、借款兴办的具体办法。5月8日(四月十日)清“皇族内阁”成立。次日,清政府宣布全国铁路干路“均归国有,定为政策”。5月18日(四月二十日)任命端方为督办川汉、粤汉铁路大臣,派其南下强行接收鄂、湘、川、粤四省绅商士民的商办铁路公司。5月20日(四月二十二日)即与四国银行团订立了川汉、粤汉铁路借款合同。合同规定:借款总额六百万英镑,年息五厘,以两湖厘金盐税作担保,粤汉路用英国总工程师,川汉路用美、德两国总工程师,四国银行团享有两湖境内两路修筑权,以及该路在延长时继续投资的优先权。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改变了铁路准交商办的政策,夺路、夺款、借外债以挽救自身的覆亡。这种卖国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和反对。尤其是川、粤、鄂、湘四省绅商士民,经过长期收回利权运动,争得川汉、粤汉两路商办的利权,集股筹款。铁路国有侵害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切身利益,因而保路风潮顷刻勃起于长江中游,不数月即席卷清王朝以去。

猜你喜欢

  • 三辅

    西汉管辖京畿地区的职官。西汉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部),统治京畿的长官初沿袭古制称内史。景帝时分置左右内史和都尉,始有三辅之称。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治长安以东,辖长安等十

  • 蒙古国子监

    元代中央教育机构名,掌蒙古文化教育,秩从三品(延祐年间一度为正三品)。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始立。初置司业一员。至元二十九年,依汉人国学例,始置祭酒、司业、监丞诸官。

  • 孟子周游列国

    战国中期,儒学大师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轲,邹国人)曾带着车子数十乘,学生数百人,游说于列国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凭孟子的名声,所到国家,国君们都馈赠黄金,供给衣食,听他的议论。孟子

  • 三定江南

    周玘镇压农民起义、消灭地方割据势力的战争。晋惠帝太安二年(公元303年), 张昌在江夏郡(治今湖北云梦)率众起义,派石冰率部分农民军进攻扬州、江州(治今江西南昌)。封云在临淮(治今江苏盱眙东北) 起义

  • 周二王并立

    东周初年,周平王与周幽王的另一个儿子余臣曾短时间并立为王。据古本《竹书纪年》说,在幽王和伯服骊山遇难以前,申侯、鲁侯和许文公就已经立平王于申。幽王死后,西周朝的大臣虢公翰又立幽王另一个儿子余臣于携,造

  • 晋杀三郤

    春秋时期晋国统治集权内部的一场权力斗争。晋厉公在位期间,为加强君权,想全部去掉原来在朝执政的大夫,改立其左右宠信之人。当时任晋国执政的郤氏在所有贵族中势力最大, “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对公室构成

  • 春秋

    时代名,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春秋》记事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起,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481年)止。旧史一般以鲁隐公元年为春秋时代的开始,但对于春秋结束的年代,因为涉及到对战国起年的不

  • 噶尔丹叛乱

    清初漠西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叛乱活动。明末清初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厄鲁特蒙古又分为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和杜尔伯特四部。其中以准噶尔部势力最强。康熙时厄鲁特的准

  • 商都五迁

    商朝前期自仲丁至盘庚时期,曾五次迁都:仲丁由毫迁隞(一作嚣,今河南荥阳东北),河亶甲由隞迁相(今河南内黄东南),祖乙又迁于邢(一作耿,今河南温县东),南庚迁于奄(今山东曲阜),最后盘庚由奄迁于蒙,号之

  • 盐铁专卖

    国家对盐铁的生产、买卖进行垄断的经济政策。春秋时,管仲在齐国实行管山海政策,国家统一管理盐铁的收购、销售。其后,亦有其他国家实行类似政策。汉初,国家曾对冶铁煮盐实行放任政策。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