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隐集

■隐集

四卷。明程本立(?-1402)撰。程本立,字原道,号隐,浙江桐乡人。洪武九年(1376),以明经荐为秦王府引礼舍人,以母忧去。复补周府礼官,坐累谪云南马龙他郎甸长官司吏目。历官至右佥都御史,调江西按察副使。未行,朱棣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谥忠介。事迹具见《明史》本传。是集凡诗二卷,文二卷,为其曾孙程山所编。弘治十八年(1505),桐乡知县莆田李廷梧序之。嘉靖初,南溪吴氏为刊版,西虞范氏又重刊。岁久皆散佚。此本乃万历间桐乡知县濮阳棐得遗稿,而属训导李诗校刊。程本立文章典雅。诗亦深稳朴健,颇近唐音。不但节义为足重,即以词采而论,于明初作者比肩,亦无愧色。是集收入《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 阴持人经注

    二卷。不著撰人。根据史料分析,此经为汉代安世高(约二世纪)所译。名虽曰经,而首却用如是我闻语气言事。经注释“阴”有五阴,释“持”谓十八持,即十八界。释“入”谓有十二入。以上为释名。次言十二因缘。提出四

  • 藁城县志

    十卷。明尹耕修,李正儒纂。尹耕,嘉靖藁城县令。李正儒,邑人,嘉靖岁贡。李正儒锐意修志,乃聘李正儒为主纂。“周咨博访,殚竭驽钝”,历时两月而毕其事。嘉靖十三年(1534)刻本。此志依《明一统志》体,分为

  • 王制笺

    一卷。清皮锡瑞(详见《礼记浅说》)撰。是书以《王制》为素王之制。俞樾曾评议此书,以为:孔子将作《春秋》,先修王法,斟酌损益,具有规条。其门人弟子与闻绪论,私相篡辑,而成《王制》。皮氏作《王制笺》为之疏

  • 娱意录

    十八种十八卷。原题桐西书屋辑存。是书之所以题名“娱意”,旨在手此一编,则可以骋意千古、卧游名区,足以快心意而娱耳目,因此所收书均为记事记游之著作。十八种书为:《梅花草堂笔谈》、《幽梦录》、《钝翁说铃》

  • 礼记句解

    十卷。朱申(生平不详)撰。明代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乾隆钦定《礼记义疏》,采朱氏之说颇多。自《曲礼》上,“很勿求胜分,毋求多”下,引此书“‘很’固有胜负之理,然务求胜则为斗很”等语。“定亲疏”一节,亦

  • 章江集

    五卷。清安世鼎(约1671年前后在世)撰。安世鼎字铸九,汉军镶红旗人,生卒年不详。由保德州知州官至江西巡抚。著有《雪桥诗话》,并行于世。本集所收皆江西任上所作,安世鼎自辑历官奏疏、公牍、条告诸篇,后面

  • 少峰草堂诗集

    一卷。明林应亮(约1545前后在世)撰。林应亮字熙载,福建侯官人,林春泽之子,生卒不详。嘉靖壬辰(1532年)进士,总督仓场。著有《少峰草堂诗集》。此集为林应亮诗集。据《千倾堂书目》载,此集作二卷。而

  • 潞安诗钞

    十六卷。清程之玿、常煜辑。程之玿和常煜均为山西长治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编分前后两编。前编为程之玿集,后编为常煜集。前编为潞安明诗之选。对原诗重加抉择,细酌去留,详注其里爵出处。信者因之,疑者阙之

  • 芳洲集

    十卷。明陈循(1385-1462)撰。陈循,字德遵,号芳洲,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明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宣德间进学士,正统十年(1445)以翰林学士入内阁典机务,累迁户部右侍

  • 五礼通考

    二六二卷。清秦蕙田(1702-1764)撰。秦蕙田字树峰,号味经,江苏金匮(今无锡)人。乾隆进士,授编修,命南书房行走。官至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立朝三十年,刚介自守。其学以穷经为主,不居讲学之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