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丘陵学山

丘陵学山

无卷数。明王文禄(生卒年不详)撰。王文禄,字世廉,海盐(今属浙江)人。嘉靖十年(1531)举人。王文禄性嗜书,闻人有异书者,辄倾囊购之,得必手校。缥缃万轴,置之一楼。年八十余,犹计偕北上,不屑就乙科秩。平生著述丰富,有《竹下寤言》、《海沂子》、《文脉》、《策枢》、《医先》、《胎息经略疏》、《庭闻述略》、《参同契疏略》等几十种。《丘陵学山》是他较有影响之作。玉文禄汇刻诸书,以拟宋左圭《百川学海》,故以《丘陵学山》为名。原书目录后有王文禄后记。记中云:“原丘陵,改百陵,对百川甚切帖。丘宣圣讳,改百,尊圣也。”在此王文禄说明了后将《丘陵学山》改为《百陵学山》的原故。此书目录以千字文编次,初刻本(隆庆二年印本)用的是原名《丘陵学山》,所收之书仅74种,千字文自天字至师字。此本亦即《四库》馆臣在编修《四库全书》时所用之本。接着王文禄对此书不断加以增补,又刊刻了九十三种本,书名仍题《丘陵学山》(邵懿辰《标注》有王文禄《明世学山》九十三种,或此本已改《明世学山》)。至万历十二年(1584),王文禄在此基础上“编次《千字文》,渐至百号”,即从天字至罪字。此书皆由王文禄一手辑刻,孜孜20余年,始成百种。但由于所收之《钱子法语》、《钱子巽语》二种,即原名之《钱子语测》,三者实为一种。故虽号为百种,实际上只有98种,至此书名正式改题《百陵学山》。书中主要收辑明代著作,其中有许多关于明代学术思想,农业生产与风俗习惯等历史资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明嘉靖、隆庆、万历刻本,有商务印书馆1936年影印《元明善本丛书》本(但此本缺陶字《三炼法》一卷,唐字《六炼九炼法》一卷。)

猜你喜欢

  • 奕世增光录

    八卷。明王道行编。王道行,字明南,阳曲(今山西定襄县)人,生卒不详。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至左布政使。乃“续五子”之一。该书是其任常镇兵备副使时,替魏校所编集刊刻,主要记载魏校的遗文遗事。书

  • 增修校正押韵释疑

    五卷。南宋欧阳德隆撰,郭守正增修。欧阳德隆,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进士。郭守正,字正己,自号紫云山民,学者称紫云先生。初德隆以《礼部韵略》有字同义异、义同字异者,遂因监本详加考辨,撰《押韵释疑》五卷

  • 亦庐诗集

    二十八卷。清汤斯祚(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汤斯祚字衎之,号亦庐,南丰(今江西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雍正中以贡生官江西新昌县训导。斯祚工诗,笔力爽健,而功力尚浅。是集以编年为次。其居家则有《超遥书

  • 礼记大全合参

    四卷。又名《礼记体注》。详见清代曹士玮撰《礼记体注》条。

  • 雪门诗草

    十四卷。清许瑶光(1817-1882)撰。许瑶光,字雪门,号复叟。善化(今湖南长沙)人。道光拔贡,官嘉兴知府。《诗草》计收《悠游集》两卷,《蒿目集》四卷,余则为《上元初集》。共收道光二十年(1840)

  • 熊学士诗文集

    三卷。清熊伯龙(1619-1670)撰。熊伯龙,字次侯,号钟陵。汉阳(今属湖北)人。顺治五年(1648)中一甲第二名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历官浙江乡试正考官、提督顺天学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熊伯龙自

  • 花影吹笙谱

    二卷。清张泰初(生卒年不详,约为嘉、道年间人)撰。泰初字安甫,一字松溪,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博览群书,尤深于金石律吕。工词,于词律极严。浙江词家,无出其右者。所著词集《花影吹笙谱》,又名《模经堂诗余

  • 五藩实录

    不分卷,八册。清南沙三余氏撰。又名《明末五小史》。记南明王朝福王由崧、鲁王以海,唐王聿键、聿、桂王由榔诸藩事,多载书诏批答。其书虽芜秽庞杂,全无体裁,然间有他书所不载者,于唐藩事尤为详尽,郑成功背父报

  • 艺海珠尘

    十集,二百零六种,三百七十五卷。清吴省兰编辑,清钱熙辅增辑。吴省兰字泉之,一字稷堂,南汇(今江苏南汇)人。乾隆举人,赐进士,官至工部左侍郎,降补侍讲,升侍读学士。自少博闻强记,与其兄吴省钦齐名。钱熙辅

  • 后汉书注考证

    一卷。清何若瑶(详见《汉书注考证》)撰。《后汉书注考证》共八十条,每条证注不多,却很中肯。如《光武纪》中“自是始贰于更始”,据国语注释“贰”为“二心”,何氏纠李注“离异”之误。又如“野谷旅生”,据《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