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庸札记

中庸札记

① 一卷。清范尔梅(详见《大学札记》)撰。是书语句虽简,然时晓妙谛。谓“喜怒哀乐”句,为延平先生得力处。谓“至诚之道可以前知”一章,为姚江之学所本。谓“子路问强”一章,为孔门一卷《金刚经》。谓“鬼神之为德”一章,为太极动静之机,都领会在语言之外。又说理之语,每以五言小诗写出,如:“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仁。时惴博宽褐,不惴千万人”,又“正己真君子,怨尤真小人。援陵非吾愿,自得终吾身。”诸如此等,似格言也似歌括,乃尔梅的创见。该书有雍正刊《读书小记》本。② 二卷。不著撰人姓氏。是编为奎章阁旧藏写本。每半页十行,一行二十字。全书共二卷。取《中庸章句》,逐节讲义,大抵都拾掇宋儒之说。而于其下,附以己见,敷衍义旨,标举要义,时有精义。如释“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称凡人心寂然不动时,只是浑然一心,未有人心道心之分。至感而遂通之时,此心之发,或生于声色臭味之私,或原于仁义礼智之正。生于声色臭味者,主于形气,故名为人心。原于仁义礼智者,主于天命,故名为道心。人心易流于欲,故说“危”,道心无形而难见,故说“微”。精则是于二者之间,可以精察而无所杂,一则是本体之正,可以固守而无所迁。既能精察,又能固守,则人心虽危而安,道心虽微而著。无不得其中。若此之类,对孔门心传之要,宋儒性道之说,多有阐发。唯其引三山陈氏之说,谓鲁缪公元年,子思作《中庸》。《中庸》之出于子思,乃为先儒相传之说。是书谓其成于缪公元年,则未免附会。总之,是书多详于义理,疏于考证。该书有奎章阁藏写本。

猜你喜欢

  • 簪花阁诗集

    一卷。《遗稿》一卷,《悟笙唱和初集》二卷。清郭润玉(见《湘潭郭氏闺秀集》)撰。此书是《湘谭郭氏闺秀集》其中之一。此书前有郭润玉所写自序,共收诗一百五十首。《悟笙唱和初集》是郭润玉与其夫李星沅唱和之作。

  • 潜斋处语

    一卷。清杨庆(详见《古韵叶音》)撰。是书共分二十四个门类,体例效仿宋代理学家们口语问答、师徒论学的形式,不重文字修饰,但所论观点却甚为浅显。他以在梦境中梦得东晋道教炼丹家抱朴子葛洪为证,驳斥陈淳无鬼神

  • 内务府堂续纂现行则例

    四卷。清奎俊等奉敕修。奎俊,满洲正白旗监生,官至山西、江苏巡抚、四川总督、吏部尚书。以光绪三十二年(1906)九月二十一日授总管内务府大臣佩带印钥而列衔是书之首。是书第一卷为建置衙门、添裁员役、堂司三

  • 天问略

    一卷。明阳玛诺(1574-1659)撰。阳玛诺系葡萄牙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万历间来中国,卒干顺治年间。著有《圣经直解》、《景教碑铨》、《天学举要》等。该书以问答方式介绍托勒密体系的十二重天说。讲析

  • 三贤政书

    三种,十五卷,卷首一卷。清吴元炳(?-1886)编。吴元炳字子建,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人。咸丰进士,官至江苏巡抚。三贤指汤斌、宋荦、张伯行,三人都是康熙年间的名官,也是当时的著名学者。汤斌的事迹在李

  • 泰西名人事略

    一册。英国季理斐(Mac Gikliveray)编辑,王臻善译。该书记西方卓越人物二十五人,上自学士,下至婢女。凡行谊、功业、学问、艺能有一可取者皆采录。现有广学会本。

  • 钱塘先贤传赞

    一卷。南宋袁韶撰。袁韶字彦淳(一作纯),庆元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淳熙十三年(1186)进士,官至同知枢密院。生年不详,端平初卒,年77。袁韶知临安府时,宝庆二年(1226),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建许

  • 贵池县志续编

    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谢锡伯修,汪廷霖纂。谢锡伯,燕山人,清乾隆初年知贵池县事。汪廷霖,邑人,庠生。贵池县志,始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为知县李愈昌属邑人刘廷銮所创修,至乾隆初年,已八十余年。时

  • 四书蒙引

    十五卷。别附一卷。明蔡清(1459-1509)撰。蔡清字介夫,号虚斋,福建晋江人,明代理学家。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曾任江西提学副使等职。学宗朱熹。著有《易经蒙引》、《四书蒙引》。其作此书,初稿

  • 香乘

    二十八卷。明周嘉胄撰。周嘉胄,字江左,扬州(今江苏扬州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香乘》。是书初成于万历戊午(1618)年间,当时全书只有十三卷,书前有李维祯序言一篇。后来,作者认为是书简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