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庸解

中庸解

一卷。清牛运震(详见《论语随笔》)撰。是书大旨与《大学解》相同,也用三大支之说,只诂义处,名理络绎。如谓知性,则知《中庸》所自来;知道,则知《中庸》所在;知教,则知《中庸》所由成。又谓率字不是用力字,必顺其性之自然。循其仁之性,则亲亲仁民爱物都是道;循其义之性,则事君敬长尊贤都是道;循其礼之性,则恭敬揖让之节文都是道;循其智之性,则是非邪正之分别都是道。又谓不可离,提醒人最紧切。如一事离道,这一事便不成事;一物离道,这一物便不成物。手容恭,足容重,道也。离了恭重,便不成手足;父慈子孝,道也,离了孝慈,便不成父子。又谓视由内出,故称戒慎;听由外来,故称恐惧。又谓与知与能,只在人伦日用上看,不得以小男女交感当之。总之运震视道过尊,视男女交感过亵,故为此论。该书有道光间刊本。

① 一卷。清任大任撰。大任字钧衡,吴江(今江苏吴江县)人。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此书不录经文,只标明节次,分段诠释经文,多采用先儒旧说。② 一卷。清马国翰(详见《论语谶》)编辑。是书搜采多僻,与所辑《大学》同。引公孙弘《上书》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长幼之序是天下的五通道,智、仁、勇为天下的三通德,力行近于仁,好勇近于智,知耻近于勇。知此三者,则知所以自治,知所以自治则知所以治人。司马贞《索隐》说,《汉志》子思子二十三卷,《文献通考》作十三卷。《中庸》即为其中一篇,至宋尚存《小戴记》重载,故《中庸》为子思所作。又引张尔岐《中庸论》说中庸乃赞礼之极辞。又朱注释蒲卢为蒲苇,本于沈存中,与地道敏树相应。然书注蒲卢为蜾蠃,即土蜂,从《毛诗》、《尔雅》中可证。又引《山海经》:“青要之山有鸟名蒲卢”,则蒲卢又为鸟名,则蒲卢作为草名则成为孤证。此外如论性论社诸条,广征异说,俱见赅洽。该书有《玉函山房续目耕帖》本。

猜你喜欢

  • 林初文诗选

    一卷。明林章(1551-1599)撰。林章,本名春元,字初文,福建福清人。万历元年(1573年)举人。坐事除名。后上书言兵事,瘐死于狱。著有诗文集《林孝廉集》。是书前有曹学佺序曰,初文才士,为嫉者所中

  • 泾林集

    八卷。明周复俊(1496-1574)撰。周复俊生平详见《东吴名贤集》条。是集又名《六梅馆集》。凡八卷。诗三卷、杂文五卷。为其孙周玄暐所编。集中之诗皆有杨慎评语。据集后周玄暐跋称:“盖慎戍云南之时,与复

  • 诗补笺绎

    二十卷。清程崇信撰。程崇信字戟传,是湘潭王闿运的弟子。王闿运著有《诗补笺》一书,程崇信依据《春秋》解释《诗经》,并信据《公羊传》和穀梁传》来修正《左传》的谬误,以此作为《诗补笺》一书的补充。然而,正如

  • 道安室杂文

    一卷。《肖间堂遗诗》一卷。《戴华平安室词》一卷。《平安室杂记》一卷。清肖道管(1855-1907)撰。肖道管,字君珮,一字道安,陈衍之妻。侯官(今福建闽侯)人。自幼勤于功读,书法秀劲。婚后随陈衍宦游四

  • 春秋日表

    一卷。清张冕(详见《春秋至朔通考》)撰。该书考证春秋时的天文历法,并列表说明。有清嘉庆年间刻本(与《春秋至朔通考》、《春秋初年岁星行表》、《春秋日食星度表》合刊)。

  • 文史通义

    八卷;校雠通义,三卷,清章学诚撰。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进士,任国子监典籍,主讲过定州定武、保定莲池、归德文正等书院。曾为安徽学政朱筠幕僚,后入湖广总

  • 太白剑

    二卷。清姚康(1578-1653)撰。姚康字休那,安徽桐城人。明季诸生,入史可法幕府,后旋归。明亡后,赋闲故里,抑郁而逝。著有《货殖传评》等。《太白剑》即《新唐书·黄巢传》评论集。崇祯之末,闯献兵起。

  • 平陆县志

    八卷。清柴应辰纂修,潘增纂。柴应辰字君拱,浙江绍兴县人,出身举人,康熙十三年(1674)任平陆县知县。在任期葺学宫、衙署,不劳民伤财,以父忧离职。后升为蒲州知州。按平陆县志,创修于明嘉靖间知县王发蒙,

  • 春秋四传通辞

    十二卷。明陈士芳撰。士芳字清佩,海宁(今浙江海宁)人。该书据董仲舒“《春秋》无通辞,随变而移”之语,故名。名曰《四传》,其实以胡安国《春秋传》为主,《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则取与胡安国所注相

  • 释门归敬仪

    一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四分律合注戒本》辞条。《释门归敬仪》作于唐龙朔元年(661),旨在劝说规范僧众,禅法归心,笃诚奉法。此仪共有十章,第一章,敬本教兴;第二章,济时护法;第三章,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