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公孙龙子注

公孙龙子注

①一卷。辛从益(生卒年不详)撰。从益字谦受,一字筠谷,万载(今江西宁都)人。乾隆年间进士。以编修累官至礼部右侍郎、提督江苏学政等职。辛从益认为谢注《公孙龙子》纰缪未安,自己注之。从益作注,每篇之中,分其章、节,疏其大意,旨在浅显以言事,朴实以说理。然今所刊引《公孙龙子》,伪误甚多,谢注虽然浮浅,可取之处甚多,未可尽弃。且辛从益所注,有些地方解释不明,仅可供参考之资,不能代替谢注。②一卷,清陈沣(1810-1882)撰。沣字兰甫,广东番禺(今广州市)人。平生著述颇多,主要有《东塾杂俎》、《水经提纲》、《三统术详说》、《琴律谱》等。其考正德清胡氏《禹贡图》,已著录。其注《公孙龙子》,自题手稿名《公孙龙子浅说》,在道光己酉(1849)、庚戌(1850)年两次修改。并且准备“尚须再阅加注以发其义”,可惜后来不及改订。后经七十五年,其门人汪兆镛,得其手稿,校刻行世。由于陈沣原稿经门人传抄,互有出入,兆镛刻时,全从改本,又仿欧阳修集例,将初本并录于下。其正文与诸刻本有抵牾者,则不敢径改,别为校勘记。其篇目存佚及公孙龙事迹见于他书足资考证者,附录于后,从全书布局来看,大体晓畅,是一部难得之作。现存的版本有:民国己丑年刊本等。

猜你喜欢

  • 直隶易州志

    十八卷,首一卷。清杨芊纂修,张登高续纂修。杨芊,曾任易州知州。张登高,字见远,江西鄱阳人。乾隆六年(1741),杨芊任易州知州,四处搜寻史料,成志稿一部。乾隆九年(1744)张登高任易州知州后,继续纂

  • 兵略要论

    见《将略要论》。

  • 六鉴举要

    六卷。明刘元卿(详见《大象观》条)撰。此书成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取《帝鉴》、《相鉴》、《言鉴》、《牧鉴》、《珰鉴》、《闺鉴》六书,各撮取其文,合为一帙,其漏略殊甚,不足以言著作。有明万历中

  • 瑜斋诗草

    一卷。清郭赵璧(约1751年前后在世)撰。郭赵璧字名瑾,侯官(今福建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乾隆元年(1736)举人。郭赵璧工诗,喜吟咏,而不注意整理,多散失。本集是郭赵璧殁后,其子郭文焕所编。另一子

  • 徐州府铜山乡土志

    一卷。清杨世桢等编。杨世桢,贡生。此书不署时代,《耆旧录》中有述及光绪二十五年事,成书当是光绪末年。此编所载事迹,多采自府、县新旧志,窜易成文,很少有新资料,惟篇末商务一篇,则著述现任知县袁国钧所举办

  • 洛闽源流录

    十九卷。清张夏(详见《杨文靖年谱》)撰。取有明一代儒家学者,分别门户,各立为传。其中第一至十三卷为洛闽学派,列入正宗16人,羽翼39人,儒林192人;第十四卷为新会学派,十五卷为余姚学派,共列入羽翼8

  • 逍遥集

    一卷。宋潘阆(?-1009)撰。潘阆字逍遥,自称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有诗名。宦官王继恩荐于宋太宗,至道元年(995)赐进士及第,试国子四门助教。不久,察知狂妄,追还诏书。宋真宗时,王继恩豪横欺

  • 憨山诸言

    一卷。明代释德清撰。德清,为明代四大师之一。俗姓蔡,安徽全椒人,号为憨山。详见《清华击节》辞条。《憨山诸言》是德清自撰的言论集。对为什么参禅、学法;怎样持戒护身,弘教,以及有关佛教问题多有言载。是了解

  • 状元任先生遗稿

    二卷。明任亭泰撰。生卒年未详。原书不著撰人名字,仅知其为任姓而己。题按察司副使江左张琮辑,监察御史郡人曹璘校正。首有正德十年(1515)湖广按察司佥事慈溪顾英序文。后有正德六年(1511)矩庵居士江东

  • 高阳台

    除夜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朱颜那有年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