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六臣注文选

六臣注文选

六十卷。唐李善(约630-689)等撰。李善,江都(今属江苏)人。曾任崇贤馆学士、兰台郎等职。学识渊博,但不善治文,故人称为“书簏”。曾流放姚州,后遇赦还,寓居汴、郑之间。以讲《文选》为业,学生多自远方而至,传其业,号“《文选》学”。唐显庆中,开始为《文选》作注。到了开元六年(718),工部侍郎吕延祚又集衢州常山(今浙江)县尉吕延济、都水使者刘承祖之子刘良、处士张铣、吕向、李周翰五人,共为之注,上表于朝廷。其表诋毁李氏之注,并引高力士所宣口敕,亦有此书甚好之语。然唐李匡《资暇集》,备摘其窃据善注,巧为颠倒,条分缕析,言之甚详。姚宽《西溪丛语》诋其注扬雄《解嘲》,不知伯夷、太公为二老,反驳善注之谈。王楙《野客丛书》诋其误叙王暕世系,以览后为祥后,以昙首之曾孙为昙首之子。明田汝成重刊《文选》,其子艺衡又摘所注《西都赋》之龙兴虎视,《东都赋》之乾符坤珍、《东京赋》之巨猾间舋,《芜城赋》之袤广三坟诸条。今观所注,错乱谬误之处尚不止此。而以空疏臆见轻诋通儒,殆亦韩愈所谓蚍蜉撼树者。其书本与善注别行,故《唐志》各著录。黄伯思《东观余论》尚讥《崇文总目》误以五臣注本置李善注本之前。至陈振孙《书录解题》,始有《六臣文选》之目。南宋以来,偶与善注合刻,取便参证。元明至清,遂辗转相沾,并为一集,附骥以传,盖亦甚幸。然其疏通文意,亦间有可采,唐人著述,传世已稀,固不必竟废之。田氏刻本,颇有删改,犹明人窜乱古书之习。此本为明袁帙所刊。朱彝尊跋谓从宋崇宁五年(1106)广都裴氏本翻雕,讳字阙笔尚仍其旧,颇足乱真,惟不题镂版讫工年月,以此为别。钱曾《读书敏求记》称所藏宋本《五臣注》作三十卷,为不失萧统之旧,其说与吕延祚表合。今未见此本。然田氏本及万历六年(1578)徐成位所刻,亦均作三十卷。盖或合或分,各随刊者之意。但不改旧文,即为善本,正不必以卷数多寡定其工拙。有内府藏本,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全三册)。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昭明文选译注》本。

猜你喜欢

  • 辽文存

    六卷。《附录》二卷。共八卷。缪荃孙(1844-1919)辑。缪荃孙见《旧德集》条。辽朝书禁甚严,著作流传很少,亡国后典籍又多散佚。清人韩小亭曾辑录辽文,已散亡。清光绪中叶,缪荃孙总修《顺天府志》,于搜

  • 傅与砺诗文集

    二十卷。元傅若金(1303-1342)撰。若金初字汝砺,揭奚斯改字与砺。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少年家贫,以织席为生。后发愤读书。诗文脍炙人口。顺帝时,奉命随使臣出使安南,归后以功授广州路儒学教授。至正

  • 格斋四六

    一卷。宋王子俊(生卒年不详)撰。王子俊,字材臣,吉水(今江西吉安县)人。其生平履历仅知安丙帅蜀时,曾召为制置使属官,其余皆不详。著有《史论》、《师友绪言》、《三松类稿》诸书,皆不传。此书原本题为《格斋

  • 淮北票盐续略

    十二卷。清许宝书撰。许宝书,顺天大兴县人。官至淮南总局会办、总办。是书成于同治九年(1870),首载撰者自序,言取童濂《淮北票盐志略》,续为是编,一切体例仍前志之旧,节去各图、议票改道遴员丈池奖励税库

  • 雪窗诗

    六卷。明吴爰(约1497前后在世)撰。吴爰,字翼夫,本姓陆,从文赘姓,本名爰,后去玉旁,上海人。(生卒年均不详)。生平无可考。著有《雪窗集》。此集为其门人高介所编,共六卷。浅弱殊甚。如谢定翁《招联句诗

  • 字典校录外编

    清英浩撰。参见《字典校录》。是编与《字学举隅》略同,其内容如次:卷首列清帝庙讳敬避字样;卷一分楷体正讹、楷体相承、摘讹音三篇;卷二为辨似;卷三为切韵入门法二十四摄图;卷四为字母切韵切法、等韵切音切字要

  • 尔雅正义

    二十卷。清邵晋涵撰。邵晋涵(1743-1796)字与桐,又字二云,号江南,浙江余姚人。清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三十八年(1773年)召修《四库全书》,除翰林院庶吉士

  • 周礼说

    五卷。宋黄度(1138-1200)撰。黄度另有《尚书说》七卷,已著录。此书久无传本,清道光中,拔贡陈金鉴据宋王与之《周礼订义》、陈友仁《周礼集说》,明柯尚迁《周礼全经释原》、王志长《周礼注疏删异》及清

  • 五曹算经

    五卷。佚名撰。《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五曹算经》五卷甄鸾撰”。当代中算史家钱宝琮根据该书内容认为“甄鸾是西魏、北周时人,搜集了当时与州县行政有关的算术问题,编成这五卷书是无可怀疑的。”(《算经十书

  • 垫江县志

    十卷,清谢必鉴修,李炳虚纂。谢必鉴,曾任垫江县知县。李炳虚,教谕。垫江县志,创修于乾隆十一年(1746)县令丁廷。嘉庆间董承熙续之。道光八年(1828)县令夏梦鲤重修,咸丰八年(1858)县令钱涛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