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卷。清胡祖翮撰。胡祖翮,字伯钦,宜城人,道光进士。《荆楚修疏指要》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为五卷、卷首二卷。其谓平天下之道,不外用人理财两大端。而理楚之财,则必以治江汉为要务。江汉治、堤防固,而
四卷。清王嘉谟纂修。王嘉谟,字拙庵,浙江会稽(今绍兴)人。优贡生,康熙五十一年(1712)任知县。仁慈廉静,实政实心,葺学宫,缮城垣,设义学,修社仓,有功于地方。旧志创自明万历三十五年知县杨国桢,继之
一卷。明末清初人程正揆撰。程正揆初名程葵,字端伯,号鞠陵,又号清溪道人,湖北孝感人,为明崇祯进士、翰林,书画家。程正揆弘光时以谕德降清,授光禄寺丞,官至工部侍郎。著有《清溪遗稿》、《读书偶然录》。《甲
三十六卷。明吕楠(1479-1542)撰。吕楠生平详见《周易说翼》(辞目)。吕楠集初刻于西安,既而佚阙。其门人徐绅、吴尊、陶钦重为删补编次,刻于真定。此本即真定刻本。凡三十六卷。吕楠之学出薛敬之,薛敬
四卷。清宋绵初撰。宋绵初江苏高邮人,乾隆四十三(1777)年拔贡,官训导。本书鉴于宋代王应麟《诗考》所辑的韩诗,尚有许多遗略之处,特作补充。如“和乐且耽”一句,注释为“耽,乐之甚也”,据慧琳《一切经音
十卷。清周宗濂(生卒年不详)撰。周宗濂著有《耻亭遗书》。本书取马瑞临《文献通考》、王圻《续文献通考》,首尾编次,仍如原书的二十四门。唯有帝系、象纬、物异、四裔、节义、方外六门,因难于节录置之。其因文附
不分卷。明施端教编。施端教,生平籍里失考。著有《读史汉翘》。是书采唐人近体诗,以上下平韵隶之,大抵取供集句者之用。王震序称其集句为绝艺。可知是书所由作。《四库全书》列存目。
一卷。清顾淳编。顾淳字震盂,金匮(今江苏省无锡市)人。生卒年及事迹皆不详,据本书自序知其生活于清咸丰初年前后。是编述而不作,撮取前人成说于一书。考其所依计有陈第《毛诗古音考》、顾炎武《诗本音》、江永《
二卷。意大利利类思(1606-1628)纂译。利类思,意大利传教士,1637年来华,译有《超性学要》等书。清初康熙年间,朝廷统治者仍沉缅于关外的马背生活,养鹰放鹞,驰骋狩猎,视为故常。当时清圣祖玄烨(
一卷。滇远日记 一卷。明黄向坚(生卒年不详)撰。向坚字端木,江苏常熟人。明末,其父黄孔昭官至云南大姚知县。不久两京失陷。向坚独走万里访亲,计行程二万五千里,费时五百三十余日,终拥侍其父而归。属明季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