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东汉服虔撰。服虔字子慎,初名重,又名祇,后改虔。河南荥阳(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人。少入太学,后举孝廉,官尚书郎、高平令。灵帝中平末,拜九江太守。死于战乱。治古文经学,有雅才。著《春秋左传解谊》、
十二卷。明张孚敬撰。(见《谕对录》)。在《谕对录》中备载世宗密谕及当时奏草,共三十四卷。《奏对稿》为万历中巡按浙江御史杨鹤所选,共二十一卷,比原集减少了三分之一,在第十二卷附刻了序文十九篇,大概是删繁
一百卷。明李濂(1488-1566)撰。生平事迹详见《祥符乡贤传》条。此集诗三十八卷,文六十二卷,为李濂自己编订。《四库全书总目》评其集说,其作:“皆于七子之外,自为一格,大抵笔锋踔厉,泉涌飚驰,而剪
二卷。宋宋慈(生卒年不详)撰。宋慈,生平不详。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考证,宋慈为福建建阳人,嘉定十年(1217)中进士,官至广东经略安抚使,淳祐六年(1246)卒,年六十四。余说可信程度,尚需考证。《
十二卷。清金敞(1618-?)撰。金敞字廓明,号闇斋。武进(今江苏常州市。一作靖江)人。师事宜兴汤之锜,执礼恭谨。其学出于东林。本集首载《家训纪要》一卷,是其父所札记以训子孙,故冠书首。然后依次为《默
二卷。明汪膺(约1591-1643年间在世)撰。汪膺,字元御,号玉淙居士,江苏长洲(今苏州)人。童年时即喜为诗。天启七年(1627)举人。汪膺年四十余而卒,所存遗稿无多。是集乃康熙中其子汪琬始为编辑,
六卷。钱贵撰。钱贵字元抑。明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此书主要采辑吴越故事,分题编录,亦多附以论断。书前有正德五年(1510)自记,称其书有大纲三首:编年、书法、世家,另杂拟之十五事,共分成六卷。《吴越
五卷。清瞿树镐(1790?-?)撰。瞿树镐,字经孳,上海嘉定人。中溶之子,钱大昕之外孙。卒年和事迹未详。卷首毛凤序称:“公之诗皆发于性灵,而其感人尤深且切。公之诗皆有为而作,有慨而言,语挚情真,非同浮
一卷。清朝毛先舒撰。毛先舒(1620-1688),字椎黄,后来更名骙、字驰黄。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明诸生。又尝从刘宗周讲学。不求仕进,能诗文、精通音韵,为西冷十子之首。与毛奇龄、毛际可齐名,时人称
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