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今通韵

古今通韵

十二卷。清毛奇龄撰。毛奇龄生平见“越语肯綮录”。是书为排斥顾炎武《音学五书》而作。创为五部、三声、两界、两合之说。五部是:东冬江阳庚青蒸为一部、支微齐佳灰为一部、鱼虞歌麻萧肴豪尤为一部、真文元寒删先为一部、侵覃盐咸为一部。三声指平上去三声相通,而不与入通;与入相通者谓之叶。两界指有入声的东冬江阳庚青蒸真文元寒删先侵覃盐咸十七韵为一部,无入声的支微齐佳灰鱼虞歌麻萧肴豪尤十三韵为一部,谓两部互不相通;相通者谓之叶。两合指无入十三韵之去声与有入十七韵之入声通用,但不与平上通用;与平上通者谓之叶。毛氏所论颇为矛盾,既分五部,又合为两界,则各部界线因之混淆不清;既分两界,又谓这两类韵的去声和入声可通用,两界之分遂混乱矣;三声之例谓平上去三声不与入通,然两界之说又谓两类韵之去声可与入通,岂不自相矛盾。毛氏何以如此矛盾?《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盖其病在不以古音求古音,而执今韵部分以求古音;又不知古人之音亦随世变,而一概比而合之;故征引愈博,异同愈出,不得不多设条例以该之;迨至条例弥多,矛盾弥甚,遂不得不遁辞自解,而‘叶之’一说生矣,皆逞博好胜之念牵率以至于是也。然其援据浩博,颇有足资考证者。”是书有康熙甲子(1684年)史馆刊本。

猜你喜欢

  • 水边林下

    五十九种,五十九卷。不著编辑者姓名,但前有湖南漫士小引,可能即为湖南漫士所编辑,而湖南漫士之真姓名及生平事迹又不可考知。《水边林下》收先秦至明零星小品,以唐、明两代为最多,唐人著述十三种,明人著述三十

  • 丧礼详考

    二卷。清张羲年撰。生卒年不详。羲年字淳初,号潜亭。浙江余姚县(今浙江省余杭县)人。以拔贡任教谕。四库征书,诏访求学官淹博者,得羲年等三人,皆一时之望。举顺天乡试,又以修书劳绩赐进士,未及与试卒。是书前

  • 新列国志

    一百零八回。明冯梦龙(详见《古今小说》)编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述自西周宣王至秦统一的历史故事。书在余邵鱼《春秋列国志传》基础上创作而成,但变动很大。余氏所作只有二十八万字,冯氏扩充至七十余万字;余

  • 读书日记

    六卷。清代刘源渌(1619-1700)撰。此书是作者的读书札记,分“记疑”五卷,“冷语”一卷。此书原本“记疑”二十四卷,“冷语”五卷,后经人删定而成《读书日记》六卷。全书尊奉程朱一派理学,抨击陆王学说

  • 乐经集注

    二卷。明张凤翔撰。张凤翔有《礼经集注》已著录。是书取用《礼记·春官大司乐》以下三十官为乐经,他说汉代窦公所献的古乐经内容与《大司乐》相同。他用二十官之义证之注疏,且以为很恰当。其文义玄奥,与宋、元诸家

  • 牧斋有学集

    五十卷。清钱谦益(1582-1664)著。钱谦益,字爱之,号牧斋,常熟(今属江苏)人。学者称虞山先生。生平详见《初学集》。是书收录钱氏从顺治二年(1645)至康熙二年(1663)十八年间所作之诗文,凡

  • 闽粤巡视纪略

    六卷。清杜臻(?-1703)撰。杜臻,字肇余,号慕徐,秀水(今浙江嘉兴)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著述除本书外,还有《经纬堂集》、《海防述略》等。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统一

  • 图书质疑

    无卷数。明薛侃(?-1545)撰。侃字尚谦,号中离,广东揭阳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与吴俊率子侄从学王守仁于赣州。自是王氏之学传于岭南。世宗时,官行人,以议建皇储罢归。筑室中离山,自号中离,以

  • 汉溪书法通解

    八卷。清戈守智撰。戈守智字达夫,平湖(今地址不详)人。此书成于乾隆十五年(1750)。书中全六卷分述六门,卷一为述古两篇,前篇为戈守智自撰,叙古来书法源流。后篇题为“名人论书”,实则杂取前人论书之语。

  • 禹贡广览

    三卷。许胥臣撰。其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明代学者。《禹贡广览》一书,体例严整。卷首载九州总图,其下九州各列分图,导山、导水、南条、北条亦分析为图。各以经文分附于图后。至于“九州攸同”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