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微堂外集

古微堂外集

八卷。清魏源(1794-1857)撰。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十五岁中秀才,二十岁举明经。次年随父入京,师从胡墨庄、刘蓬禄诸先生,有志于经世致用之学。道光二年(1822)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官至高邮知州。曾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和龚自珍同属主张“通经致用”的今文学派。鸦片战争时,在两江总督谦幕府,参与浙东抗英战役。痛愤时事,著《圣武记》。后又将林则徐主持翻译的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和历代史志等增补为《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建议制造枪炮、轮船和其他“有益民用”的机器工业产品,加强海防,抵抗外国侵略。要求改革漕运、盐法,减轻赋税,兼顾商人利益。强调“变古愈尽,便民愈甚”(《默觚》)。对后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有一定影响。主张“及之而后知”,说“知”是从“行”中而来,坚持“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的原则,抨击理学家的“心性迂谈”。能诗文,风格遒劲。著有《古微堂集》、《元史新编》、《老子本义》、《诗古微》等,并协助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编成《皇朝经世文编》。《续修四库全书提要》云:源博通百氏,尤留心当世之务,著作之多,遍涉四部。近世学人文质兼至,殆未有及源者。考有清一朝学业,以顾炎武、阎若璩启其端,其时务矫明季空谈之弊而趋于实。斯留心经世之务,其代表此学风者,厥惟源与龚自珍二人。而源于地理掌故、治河、盐漕、洋务无所不治,较自珍尤为精实。如此集自六卷以下大抵皆论政之文其所别著若《海国图志》、《皇朝经世文编》,皆裒然巨帙。初源本有内集三卷、外集七卷。内集别名《默觚》,名为集而实拟诸子。外集七卷,编次颇为凌杂,所收文亦未全。此本八卷。为清末宣统元年(1909)长沙黄象离重编,较七卷本溢出文三十余篇。集中驳钱大昕讥汝愚为冒险侥幸之说,论史颇为有见。书宋名臣言行录后,纠纪昀撰《四库提要》谓朱子不载刘安世事之诬,驳杨慎谓朱子列王安石为不当之误,亦为平允。他如《书明史稿》、《书赵校水经注后》,及卷四《傅鼐、姚学塽、李兆洛、周济传》。卷八与《包慎伯大令书》,皆有关史乘或掌故之文,不同苟作。惟卷一《说文转注释例》以下诸篇,纠《说文》分部之失,亦殊疏失。又卷二《孟子年考表》等,亦有前后自相违异之处,如既谓伯鱼卒时孔子年七十,及为孔子年表,又谓伯鱼卒时夫子年五十,不相照覆。有上海国学扶轮社排印本。

猜你喜欢

  • 孟有涯集

    十七卷。明孟洋(1483-1534)撰。孟洋,字望之,一字有涯,信阳(今河南信阳县)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除行人,选为监察御史。因劾张璁等下狱,谪桂林教授,迁汶上县知县,并升佥事参政,拜为

  • 太平广记

    五百卷。宋李昉(925-996)等奉太宗之命编纂。李昉北宋文学家,字明远,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人。五代后汉乾祐进士,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加中书舍人。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李

  • 印薮

    六卷。明顾从德撰。顾从德字汝修,上海(今上海市)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搜罗古印,摹刻成谱。首先是尚方诸玺(尚方是秦汉以后制办宫廷器物的官属)、其次是官印、再次是私印。皆按四声部分排,检索很方便。凡

  • 而庵诗话

    一卷。清徐增(生卒年不详)撰。徐增,字子能,号而庵,长洲(江苏苏州市)人。生活于清初。徐增有《说唐诗》二十二卷,其卷首为《与同学论诗之语》。张潮辑《昭代丛书》,收入此《与同学论诗之语》,改称《而庵诗话

  • 俨山外集

    三十四卷。明陆深(详见《南巡日录》条)撰。此集为陆深札记之文的总汇,由其子陆楫汇编而成。其中凡《传疑录》二卷、《河汾燕间录》二卷、《春风堂随笔》一卷、《知命录》一卷、《金台纪闻》二卷、《原丰堂漫书》一

  • 笔元要旨

    一卷。明徐渭(1521-1593)撰。徐渭初字文清,后改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二十岁时为生员,屡应乡试不中。中年作过浙、闽总督胡宗宪的幕僚。徐渭善诗文,不落窠臼。所作戏曲

  • 元四家诗

    二十六卷。明毛晋(1598-1659)编。毛晋原名凤苞,字子九,更字子晋,号潜在。江苏常熟人。明诸生,家富而好施,不出官仕,布衣自处。著有《毛诗陆疏广要》等。是编凡《虞集诗》八卷、《杨载诗》八卷、《范

  • 汤文端公自订年谱

    又名《雪泥鸿爪》。一卷。清汤金钊(1772-1856)自撰。金钊字敦甫,浙江萧山人,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署翰林院掌院学士。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因事降四级调用,补光禄寺少卿,

  • 石迹记

    一卷。未著编撰人姓名。书中所载碑刻,虽迄于金元,但从地理称谓上看,称江南不称南直隶,称江宁不称应天府,可推知为清代人所著。书中所录碑刻,分地编载。有些重要石刻没有收录,如杭州府南宋“石经”等;又如书中

  • 仪礼注疏详校

    十七卷。清卢文弨(1717——1796)撰。文弨字绍弓,一作召弓,号矶鱼,又号抱经、石鱼、粲斋,晚号弓父,学者称抱经先生。浙江余姚人,乾隆十七(1752)年进士,官至提督湖南学政。卢氏精于校勘,一生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