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老子

古老子

二卷。旧题许剑道人(生平事迹均不详)手刊。古人尊崇老子其人及书,常将《老子》一书刻于石上,以传后世,并题当事者字号以便青史垂名。收藏家又常于石上拓印图书以为珍品,此书则似为拓本。据《四库提要》载录,此书卷首有许剑自题绝句一首云:“道人自昔不谈元,何事幡然绘此篇?料得浮云无挂碍,欲从牛背学长年。”称壬子闰五题于申州传舍。书末有二小印:一曰,史垂名;一曰,青史,是其名字。次为老子像,也有二小印:一曰,许剑道人;一曰,别号题桥生。又有一注,以解前二小印曰:垂名,原名南;两江,一字青史。不知二小印主人是谁。经《四库提要》作者考证,《石墨镌华》有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5)盩厔楼观说经台篆书《古老子》及正书的《释文》与此书无异。说经台本书末有夷门天乐道人李道谦跋云:“鲁之大儒高翿文举者,善古篆,常为会真宫提点张志伟寿符书《道德五千言》,笔法精妙,古今罕有。至元庚寅年(1290),承命祀香岳渎,驻于终南山重阳万寿宫,遂摹诸经台,垂之永久。”据此,《四库提要》作者认为此本是高翿书写,李道谦摹刻于石,后人又将其从石刻拓印下来收藏,并称其“字体怪异,不和六书。赵崡谓其杂出颉籀款识古文大小二篆,沾沾自喜,尚不堪郭忠恕一嗤。非过论也。”《四库提要》又据高翿所云:“《老子》旧有古本,历岁滋久,不可复见。于古文韵海中检讨缀辑,越月乃成”之语,认为此书是高翿据古文韵海所写篆体,而其经文是据今本《老子》又增减数虚字,也不足以用于考证校订。此书已少有传本,《四库提要》据浙江汪启淑家藏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猜你喜欢

  • 复初斋文集

    三十五卷。清翁方纲(1733-1818)撰,翁方纲字正三、号覃溪。北京大兴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改庶吉士。官至内阁学士。精心汲古,金石、谱录书画、词章,皆能摘抉精审;书法冠绝一时,海内求书碑

  • 正定府志

    五十卷,首一卷。清郑大进纂修。郑大进,广东揭阳人。出身进士。乾隆二十六年(1760)任正定知府。正定府志创修于明嘉靖年间,迄乾隆间已二百余年。郑大进上任后,以“居其地而不能综揽其图籍,守土之耻也”,遂

  • 绪山会语

    二十五卷。明钱德洪(1496-1574)撰。钱德洪初名宽,字洪甫,避先世讳,以字行,余姚(今属浙江)人。因读《易》于灵绪山中,故学者称绪山先生。师事王守仁,四方士从王守仁学者,皆由钱德洪和王畿先为其疏

  • 闻见类纂小史

    十四卷。明魏偁(生卒年不详)撰。魏偁,字达卿,鄞县(今浙江省鄞县)人。官石城县训导。此书十四卷,分内、外篇,其中内篇十七,皆记人伦文行之足为世法者。外篇七,记神鬼及外国诸事。又有续篇一,皆为杂说。每篇

  • 琴海集

    二卷。清陈玉邻撰。玉邻为乾隆嘉庆时代人,字樾斋,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生卒及事迹均不详。平生仅有此诗集。是书无目,其内容上卷辑诗作《效古》九首、《田家杂述》五首、《五月五日从兄绵生从弟兰言宗子振于卤庄

  • 周易本意

    五卷。清何志高撰。何志高字西夏,四川夔州万县人。曾闭门著书数十年。所著总名为《西夏经义》,本书即其中一种。其书依古易次序,经与传分列,只有《彖传》、《象传》合为《彖象上》、《彖象下》,其余皆同古本。卷

  • 巾石遗编

    一卷。明吕怀(约1545前后在世)撰。吕怀生平详见《周易卦变图传》(辞目)。据《千顷堂书目》载《巾石类稿》本三十卷。而是集仅一卷。不知何人所编。集中所收皆掇拾残剩之余稿,寥寥数篇,不成卷帙。盖其原本久

  • 第一期新疆水利报告书

    五卷附成绩表,一卷。民国杨增新撰。杨增新,曾在新疆任阿克苏道(维语谓白为阿克,水为苏,谓之白水,意为利农事也)。其书卷一为筹办水利文牍,卷二为筹办水利已竣文牍,卷三亦为筹办水利已竣文牍,卷四为筹办水利

  • 长乐县志

    ①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焕春修,潘炳勋、赖荣光纂。李焕春,字玉山,云南宝山人,进士,官长乐知县。潘炳勋,字霁堂,湖北靳水人,官长乐训导。长乐,县无旧志,嘉庆二年(1797)知县王霈霖与训导沙象乾

  • 紫岩易传

    十卷。张浚(1097-1164)撰。张浚,字德远,自号紫岩,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人。曾为知枢密院事。为官志在恢复北宋旧地,力主抗金。有知人善任之美誉。一度受秦桧排挤,潜心《易》学。受业于程颐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