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经传训解

周易经传训解

二卷。宋蔡渊撰。渊字伯静,号节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父蔡元定,弟蔡沈并为宋世大儒。蔡氏父子俱为宋熹门人,然渊之学实出于家学,故《宋元学案》卷六二《西山蔡氏学案》标“西山家学”,良是。朱彝尊《经义考》著录四卷,注曰存三卷。然四库著录本惟存上下经二卷。馆臣考董真卿《周易会通》,称此书以大象置卦辞下,以彖传置大象后,以小象置各爻辞后,皆低一字以别卦爻,与今本合。又言其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亦皆低一字,而今本无。盖董氏所见为四卷本,朱氏所见佚其一卷,馆臣所见本又佚其一卷矣。《经义考》载其弟沈《后序》一篇云,汉唐传注者数百家,大抵泥于文辞,淫于术数,杂以荒唐之说,未真得圣人之心者。至宋邵子始明象数之源,程子断以义理之正。先师朱文公,先父蔡西山又推衍以致其极。兄伯静早受是学,沉潜反复,积之有年,著为是书。“数有条目,其言平易而精深,简洁而该贯。夫深莫深于象数,而象数至是而益明;微莫微于义理,而义理于是而益著。”可见此书兼言象数、义理,而于义理“钩深阐微”尤甚。王应麟谓其解离卦九三“鼓缶而歌”当哀而乐也。“大耋之嗟”当乐而哀也。盛衰之道,天之常也。君子之心,顺其常而已,不乐则哀,皆为其动心,而失其常者,故凶。王氏赞曰“此说长于古注”。《经义考》又载陈淳语,讥其“训诂依《本义》,逐字分析觉太细碎”,阐发义理又“未能远脱王韩老庄之见”。此也不失为中允之论,切中宋儒说《易》之弊。此书原本题“周易卦爻经传上下篇训解”,四库著录本系为澹生堂抄本。《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经部易类》收录此书。

猜你喜欢

  • 百将传

    一百卷。宋张预撰、翟安道注。张预字公立,东光(今属河北)人。翟安道字居仁,安阳(今属河南)人。二人生卒年及仕履皆不详。其书采集历史上的名将一百人,远自周初的太公望,近至五代的刘鄩,一一为之作传,每人一

  • 舒晓斋存稿

    三卷。清黄溶(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黄溶字涪远,郓城(今山东郓城)人,生卒年均不详。雍正中贡生。溶工诗词。本集有诗二卷、词赋一卷,皆未合古人尺度。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 顾子义训

    一卷。晋顾夷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顾夷字里未详,为扬州主簿。旋退居穷处,为隐逸之士。侯康《三国艺文志补》,不能辨顾子《新言》与顾子《义训》为二书。考《隋书·经籍志》顾子《新语》十二卷。吴太常顾

  • 三忠集

    十四卷。明郭惟贤撰。郭惟贤,福建晋江(今泉州)人。生卒年待考。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至左副都御史,以忧归。起户部右侍郎,未上而卒。事迹具《明史》本传。此集为郭维贤官湖广巡抚时所编。前有万历二十二

  • 桔浦记传奇

    二卷。明许自昌(见《水浒记传奇》)撰。此剧未见各家著录,日本新见雅宴御文库及松泽老泉汇刻本书目著录此剧。此万历本,未署撰写人姓名,卷首题为吴县梅花墅编,按梅花墅即自昌别号。此剧二卷,三十二出。演柳毅传

  • 方舟易学

    二卷。宋代李石(1108-1181)撰。李石字知几,资阳人。陆游《老学庵笔记》说他本名知几,后感梦兆,改名石,而以知几为字。《宋史》没有他的传。据《系年要录》和《画继》等书记载,知李石于绍兴二十一年(

  • 饮水诗集

    一卷。《饮水词集》一卷。清纳兰性德(1655-1685)撰。性德原名成德,后避太子讳,改名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十二年进士,官一等侍卫。善骑射。工书法。少聪敏,好

  • 经史问

    五卷。清郭植撰。植字于岸,古田(属今福建省)人。乾隆七年(1742)进士,曾主持广东粤秀书院。是编五卷系期间与书院众生搜寻研讨经史疑义,以问答式编纂装订成书。所记大部注疏旧义,且多与毛奇龄《经问》重复

  • 西艺知新

    十卷,续编十二卷。是书正编有《匠诲与规》三卷,英国诺格德撰,《回特活德钢炮》一卷,《造管之法》一卷,《回热炉》一卷,《硫强水》一卷,《色相留真》一卷,《周幂知裁》一卷,美国布伦撰,《水衣全论》一卷。续

  • 慎言

    十三卷。明王廷相(1474-1544)撰。王廷相字子衡,号浚川,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少时以诗、文出名。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及第。选为翰林庶吉士,后授兵科给事中。他为人正直,不阿权贵,仕途中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