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一庵年谱
一卷。明李乐辑,清王表正重辑,许正绶三辑。乐桐乡(今安徽桐城北)人,明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官至尚宝司卿。表正宁海人,举人,归安县教谕。正绶乌程人,湖州府学教授。该书记明唐枢事实。枢字子镇,浙江乌程人,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因言事,被斥为民。《明史》有传。现有咸丰四年(1854年)刊本。
一卷。明李乐辑,清王表正重辑,许正绶三辑。乐桐乡(今安徽桐城北)人,明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官至尚宝司卿。表正宁海人,举人,归安县教谕。正绶乌程人,湖州府学教授。该书记明唐枢事实。枢字子镇,浙江乌程人,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因言事,被斥为民。《明史》有传。现有咸丰四年(1854年)刊本。
三十卷。明钟芳撰。钟芳生平见《春秋集要》条。《琼州府志》载芳诗文集二十卷。此集文二十四卷,诗六卷,与志不符。有误。第二十卷、第二十一卷为读书札记。第二十二卷为皇极经世图续,所推起宋神宗,迄明嘉靖。第二
二卷。明杨仪(约1541年前后在世)撰。杨仪,字梦羽,常熟人,生卒年不详。官兵部郎中,山东按察司副使。著有《螭头密语》一卷、《骊珠随录》和本书等。这部著撰乃志怪之书,前有自序,题曰《高坡异纂》。高坡者
七卷。清熊文登(生卒年不详)撰。文登字于岸,南昌(今属江西)人。是书详辨字音字义字形,分为十门:(1)误写辨,(2)误读辨,(3)一字数音数义辨,(4)宜写古文奇文辨,(5)宜读经史真字辨,(6)形相
六卷。清郑端(约1674前后在世)撰。郑端字司直。枣强(今河北枣强县)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累官偏沆巡抚。此集为郑端文集。共六卷。奏疏二卷,文告一卷,记序、书启、传志三卷。集中
二百卷。南宋李心传(1167-1244)撰。心传字微之,一字伯微,号秀岩。隆州井研(今属四川)人。南宋史学家。庆元元年(1195)乡试未中,不再应举,发奋著述。理宋宝庆年间,赐进士出身,以著作佐郎领史
①八卷,清杜养性修,邹毓祚纂。杜养性,字敬修,奉天沈阳(今辽宁沈阳市)人,拔贡,官襄阳知府。邹毓祚,湖北远安人,官襄阳府教授。宋郡守高菱创修《襄阳郡志》四十卷。见《宋史·艺文志》。其后正德间下荆南道副
①三卷,明许周修,杨培之纂。许周,字希旦,广东曲江人,拔贡,官巴东知县。杨培之,四川人,监生,官巴东训导。按巴东,明正德七年(1512)知县何山、教谕程经济修县志二卷,其书今存。嘉靖三十年(1551)
三十二卷。明陈懋学(生卒年不详)撰。陈懋学字希颜,福唐(今福建省福清县)人。万历四十年举人。官兵马司指挥。此书分类隶事。凡天部三卷、地部八卷、人部十四卷、事部四卷、物部三卷。取提要钩元之文,以名其书。
三卷,清夏云程等纂修。夏云程,邑人。《铜梁县乡土志》光绪三十一年(1905)抄本,共三卷。首载学部所颁例目,其宣示意旨,略为奏定学堂章程。所列初等小学堂学科,于历史则讲乡土之大端故事及本地古先名人之事
一卷。清顾炎武(详见《左传杜解补正》)撰。炎武因明国子监所刊诸经字多讹脱,而坊刻之误又甚于监本,极不便于经籍流传,乃考石经及各种旧刻经籍作成此书,以纠正经籍在流传中的错字讹脱。其原则是凡监本有笔误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