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一卷。迦叶摩腾、竺法兰译。《四十二章经》是汉地最早译出的一部汉译佛经。因全经共有四十二篇短小经文,故题名为《四十二章经》。其各章内容大体如下:一、说出家沙门行道得果和四果的意义;二、说沙门道法应少欲知足;三、说十善恶业和在家修五戒十善亦能得道;四、说有过应悔,改过灭罪后会得道;五、说以慈心对恶人;六、说人以恶来反祸自身,如送礼不纳还自持归;七、说恶人害贤者,如仰天而睡,又如逆风以土坌人还污己身;八、说博施福大;九、说随喜人施亦得福报;十、较量施福何者最大;十一、说天下有五难;十二、说垢去明存,犹如磨镜;十三、说行道者善,志与道合者大,忍辱者多力,除心垢者最明;十四、说心垢(三毒五盖)尽,乃知生死所趣,诸佛国土道德所在;十五、说学道见谛,如持炬火入于暗室,其冥即灭;十六、说应念道不应稍忽;十七、说恒念无常则得道疾速;十八、念道得信根其福无量;十九、念四大无我;二十、华名危身,如香自烧;二十一,财色如刀上蜜,贪之截舌;二十二、妻子情欲,患甚于宰狱;二十三、爱欲莫甚于色;二十四、爱欲之于人,如逆风执炬有烧手患;二十五、佛诃玉女如革囊众秽;二十六、为道不为情欲所惑,保其得道,如水中木顺流入海;二十七、意不可与色会合;二十八、无视女人,见之当如莲花不为泥污;二十九、人为道去情欲,当如草避火;三十、说止息淫欲当先断心;三十一、说无爱即无忧,无忧即无畏;三十二、坚持精进,欲灭得道;三十三、说学道调心,应如调琴弦缓急得中;三十四、说学道应渐渐去垢,如锻铁;三十五、说人不为道,生老病死其苦无量;三十六、说人离三恶道乃至信三宝值佛世等八种难得;三十七、说为道须念人命在呼吸间;三十八、说离佛虽远,念戎心必得;三十九、说佛经如蜜,中边皆甜,行者得道;四十、说为道须拔爱欲根,如摘悬珠,终有尽时;四十一、说沙门行道,当如牛负重行于泥中,急求出离;四十二、轻富贵如过客,视金玉如砾石。全经大意说出家、在家应精进离欲,由修布施、持戒、禅定而生智慧,即得证四沙门果。因此经为第一部汉译佛经,加之该经中包含了佛教基本修道的纲领,故在中国佛教界的影响既深且远。版本多出,又兼有说法不同。现见收载版本有《丽藏》本,坊间影印唐怀素草书《四十二章经》本,房山石刻,明代刻本以及清乾隆印四体合璧本。《明藏》亦收有此经。日本译本有山上曹源译《四十二章经》(收于日本《现代意译佛教圣典丛书》第六),1871年有英国人的译本,1878年法国人又校印了汉、藏、蒙文《四十二章经》。1906年日本铃木大拙又出版英译本,还有1947年伦敦出版的《四十二章经》及其他两经的合本。注经本也很多,已佚的有宋智圆《注》一卷,《正义》一卷;仁岳《通源记》二卷,科一卷。现存的有《宋真宗注》一卷,宋守遂《注》一卷,明了童《补注》一卷,明智旭《解》一卷,清道霈《指南》一卷,续法《疏抄》五卷。

猜你喜欢

  • 邓忠武公荣哀录

    一卷。编者不详。该书记邓绍良湾沚殉难事实。绍良字臣若,湖南乾州人,积功累至江南提督。是书主要记述与太平天国军作战时事。现有光绪间刊本。

  • 箴膏肓

    一卷。汉郑玄(详见《乾坤凿度》)撰。东汉时期,今古文经斗争激烈,著名今文经学家何休有感于贾逵张大属古文经的《左传》学,于是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既捍卫《公羊》学,亦攻击《左传》与

  • 軥录斋稿

    四卷。清夏炜如(?-1877)撰。夏炜如字永曦。江阴(今江苏江阴县)人。生年不详。此稿有文三卷,诗一卷,行文不多,非其平生之作。文中包括赋、序、跋、记、家传、墓志铭、祠堂铭、寿序、颂赞、诔、辞、杂文等

  • 河图洛书考

    无卷数。清王崧撰。王崧字伯高,号乐山,云南浪穹人。嘉庆进士,曾官山西武乡县知县。作者认为唐以前说易诸家所言河图洛书多为空言立说,毫无根据,而宋儒作河图二式,并列于经传,但不知从何处所得。此书据《东都事

  • 针灸资生经

    七卷。宋王执中(生卒年不详)撰。王执中,字叔权,瑞安(今属浙江省)人,南宋乾道进士,官从政郎澧州教授。此书撰成于乾道间(1165-1173),初刊于嘉定十三年(1220),共七卷,不著撰人姓名。初刊本

  • 周易象义

    十二卷。宋丁易东撰。丁易东字汉臣,号石潭,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举进士第,官至朝奉大夫、太府寺簿,兼枢密院编修官。入元不仕,建石潭精舍,教授生徒,赐额沅阳书院,任山长。其生卒年未详。丁易东用功于易多年

  • 吕氏春秋高注补正

    ①一卷。清李宝洤(生卒年不详)撰。宝洤有《三国志平议》,已著录。是编为补正高诱《吕览》注而作。其体例,每节补注,则首书“补曰”二字,正注则首书“正曰”二字。其以毕沅校本为主,沅订正高注者,该书往往言已

  • 还山遗稿

    二卷。《附录》一卷。元扬鲁(1186-1255)撰。鲁字焕然,号紫阳先生。乾州奉天(今陕西乾县)人。金末应试不中。入元为耶律楚材荐,任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集中称所著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

  • 虎荟

    六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撰。是书为专门记载与虎有关各项事宜的书。书后有黄庭凤跋,称陈氏得了疟疾,当时名人王稚登赠送给他虎苑一套而佩戴之,结果疟疾痊愈,于是撰写了《虎荟》一书。书中记载不少与

  • 天道

    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避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