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弦秋

四弦秋

清蒋士铨撰。其生平见《冬青树》条。此剧写唐代九江茶商吴名世,中年娶长安名歌妓花退红为妻。适值三春时节,新茶即将上市,吴名世告诉妻子,要到浮梁经商,正赶上从上安来的茶商乌子虚来约吴名世同往浮梁。此时长安城中,宰相武元衡五鼓上朝,黑暗中被人刺死,白居易身居左赞善大夫,出于忧国之思,上疏请求捉拿凶犯,不料另两位大臣说他越分多事,因此有人乘机参他一本,说他母亲落井而死,他反作《赏花》、《新井》二诗,大为不孝。于是朝廷降旨,贬白居易为江州刺史,后又降为司马。有一日,他到江口为好友薛存诚送行时,正谈说间,从邻船传来了一阵悠扬的琵琶声,白居易侧耳细听,辨出有梨园旧调,便邀琴女上船。此女乃茶商之妻花退红,白居易问及身世,她说家住长安平康苍马陵下,十三岁开始学习舞蹈,在宜春院内,技艺超群。又从梨园内两位善才——曹师文和穆师文学弹琵琶。白居易又问她因何至此,她说只因春光流逝,年华半老,不得不远嫁给此地一位商人。她用琵琶的声音倾诉自己的经历,当唱到兄弟失散姨娘病故时,几乎是声泪俱下。满船的人都被感动得落泪。而哭得最伤心的是白居易。花退红弹到最后,四弦一收,声如裂帛,戛然而止。此时人们都沉浸在悲哀中,唯见浔阳江上留下一片银白色的月光。面对此情此景,白居易准备写一首《琵琶行》。此剧主要取材于白居易《琵琶行》,兼采《唐书》有关记载。时作者四十二岁。白居易《琵琶行》是一首著名的长篇抒情叙事诗,昔人常以之与他的《长恨歌》相提并论,洪昇的《长生殿》取材于《长恨歌》,成为一本杰出的传奇剧。此剧曲辞取材于长诗《琵琶行》,既富于抒情性,也具有音乐性,也是杂剧中一个优秀剧目。有《藏园九种曲》及红雪楼藏《清容外集》本。

猜你喜欢

  • 冯谖市义杂剧

    一卷。清周树(生卒年未详)撰。周树字起辛,一名之道,字次修,浙江萧山人。《曲海总目提要》卷二十三录此剧。释题作萧山周起编。盖刊本题萧山周起辛树编。撰解题者误以字为名,又误以辛字属下读,合辛树二字为字,

  • 诗品

    ① 三卷。南朝梁钟嵘(468?-518)撰。钟嵘字仲伟,颖川长社(今属河南长葛)人。颖川长社钟氏为世族,钟嵘的七世祖钟雅官尚书右丞、御史中丞,父亲钟蹈为齐中军参军。钟嵘在齐永明三年(485)与兄钟岏同

  • 良乡县志

    八卷。清杨嗣奇修,李维翰、等纂。杨嗣奇康熙年间任良乡知县。《良乡县志》康熙三十九年(1700)刻本。全书八卷,十纲,分为:舆地、建置、赋役、官师、人物、纪幽、物产、武备、祥、艺文。该志以纲冠其首。一目

  • 历年城守记 伪官据城记

    各一卷。清王度撰。王度生卒年月及事迹不详。《历年城守记》述泰安依岱作城,明正德年间刘六、刘七暴动破城之役后,百有余年无战事。崇祯十四年(1641)间,“土寇”阎松亭纠众数千人攻城,又有史东明聚众十余万

  • 西堂全集

    六十一卷。清尤侗(1618-1704)撰。尤侗,字同人,号悔庵,晚自号西堂老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戏曲家。顺治中以乡贡任永平推官,康熙十八年(1679年)授翰林院检讨,又晋为侍讲。曾著

  • 仁斋直指

    二十六卷。宋杨士瀛《生卒年不详)撰,明朱崇正(生卒年不详)附遗。杨士瀛,字登父,号仁斋,三山怀安(今福建省福州市)人,继承世医家传,博览群书,采诸家之长,参自己之见,撰成医书多种,传世著作主要有《伤寒

  • 姑山事录

    八卷。清吴肃公(详见《诗问》)、杜名齐合撰。记述明末沈寿民事迹。沈寿民字眉生,宣城人。崇祯中巡抚张国维荐之于朝。曾上疏弹劾杨嗣昌夺情误国、熊文灿不能制敌之罪。后归隐姑山。吴肃公、杜名齐皆其门人,乃作此

  • 松霭初刻

    六种,十卷附一卷。清周春(详见《中文孝经》)撰。周春号松霭,乾隆进士,官岑溪知县。该书所收六种有《中文孝经》一卷附外传一卷、《尔雅补注》四卷、《代北姓谱》二卷、《辽金元姓谱》一卷、《辽诗话》一卷、《选

  • 李提摩太传

    一册。英国苏特尔撰,英国梅益盛、山东周云路合译。李提摩太于同治九年(1870)来华,民国五年(1916)返回英国,居中国四十余年,创设山西大学堂,主持广学会等,皆其一生显著事迹。另撰译不下百种,对戊戌

  • 大隋众经目录

    七卷。隋代释法经(生卒不详)等撰。法经生平事迹不详。《续高僧传》记载,隋开皇十四年,于大兴寺置十大德,即法经、僧休、法粲、慧藏、洪遵、慧远、法纂、僧晖明穆、昙迁等监掌翻事,敕修此书。《大隋众经目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