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垛积比类

垛积比类

四卷。清李善兰(详见《方圆阐幽》撰。这是自朱世杰《四元玉鉴》之后讨论高阶等差级数求和的最优秀的著作,也是李善兰的代表作。自序中不详撰著年月,当代中算史家李俨、钱宝琮认定其时当在1859年之后,而李迪则认为应在1853-1859年写成的。《垛积比类》为研究各类垛积问题专著,属现代组合数学之范围。李善兰自称该书是他得意杰作,在卷一中他说:“今所述,有表有图有法,分条别派,详细言之,欲令习算家知垛积之术,于《九章》外别立一帜,其说自善兰始。”全书四万五千字,图、表各占,文字部分为定义、定理、演草,总共给出各类式四百余则,无一应用题。以传统方式叙述,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每一卷除图外可分为四个部分:(1)表和造表法。全书共有十五张垛积表,其中基本垛表六张,支垛表七张,系数表二张,是按不同方式对贾宪三角形的推广。每张表下均给出其造法,多为递归定义。(2)解和草。全书列举了五十七个具体垛的定义式,分别与表和造表法定义的各垛相当,亦具推导和演草的性质。(3)有高(层)求积术。这是全书的中心部分,给出了各种求前n项和公式124个,其中包括一批重要定理。(4)有积求高(层)术。这为前一部分逆问题,约占全书一半,给出100个方程式及112则列方程的草式,方程次数有的高达10次,最大系数为10!。书中所有定理均由归纳或推导而得,无演绎证明,但其结果全都正确。全书四卷,各自成章,每卷都构造了一个垛积体系。卷一是朱世杰的三角垛及其派生的各支垛,并对朱世杰三角垛求和公式加以推广;卷二为乘方垛及各支垛,讨论了当p为任何正整数时,级数1+2p+3p+…+np的求和公式;卷三为三角自乘垛和各支垛,并创立了著名的“恒等式”:。其中是二项式定理系数。卷四讨论的三角变垛是朱世杰的岚峰形垛以及三角再变垛、三角三变垛的求和公式。《垛积比类》以表为纲,全书的内容均建立在表的基础上,造表的方法最主要的一是改变“表根”(即初始条件),二是利用递推公式计算表内(不含最外侧两斜行)各数而得。值得注意的是“三角垛有积求高开方廉隅表”,其中各数以记之,另一为“乘方垛各廉表”,各数以表示。这两表分别是两类方程的系数表,与被称为“李善兰数”,与现代组合数学中的第一种斯特灵数与欧拉数关系十分密切,李善兰通过独立研究,获得了大批成果,有些工作超过了国外的同类工作。自1867年之后的40年平均每两年出版一种垛积术著作,可见《垛积比类》影响之大。当代数学家图兰帕尔(匈牙利,1910-1976)、华罗庚(1910-1985)还为“李善兰恒等式”给出了证明。李善兰的《垛积比类》是早期组合数学的杰出著作。该书的版本主要有:《则古昔斋算学》本,有现藏北京图书馆的1867年金陵刊本和积山书局石印本,并有现藏故宫博物院的1882年江宁藩署刊本;《古今算学丛书》本,现藏北京、北大、清华、浙江、湖南各处的图书馆及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猜你喜欢

  • 迎霭笔记

    二卷。清代程鸿诏(生卒年不详)撰。此书记载了作者游历鄂、蜀的见闻,还记述了有关诗话、药方等方面的内容,较为杂乱。其中药方很多是摘自清代学者陆以《冷庐杂识》一书中,另外此书中还有一些考证与考据,有较大参

  • 青溪暇笔

    三卷。明姚福(生卒年不详)撰。姚福,字世昌,自号守素道人,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人。此书杂记作者读书所得及杂录耳目见闻等。共三卷,其首卷所述明初轶事,多为正史所不载者,可补正史之不足,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 易卦札记

    四卷。清夏宗澜撰。此书只解上下二经,系辞以下都不涉及,前列“易例举要”一篇,“读易指要”一篇。其“指要”说,要明易理,须先将伏羲画卦次序方位、文王八卦方位、及先后天、方圆诸图反复记看,令其晓然。再说卦

  • 砚北易钞

    十二卷。清黄叔琳撰。黄叔琳字昆圃,大兴人。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乾隆十六年(1751)被赐予吏部侍郎。该编采用注疏本,以程《传》及《本义》为主,同时也杂采诸家之说加入其中。其中以

  • 老云斋诗删

    十卷。清沈不负(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沈不负,字集九,另一字次山,另说号次山,晚号束乐,浙江平湖人,生卒年不详。康熙时诸生,工诗,据陆奎勋序称,此集为沈不负亲手删定,约为其诗十之有五而已。按年编例

  • 诗考异补

    二卷。清严蔚(生卒年不详)撰。蔚字豹人,江苏吴县(今属江苏)人,诸生。严蔚为严虞惇之从曾孙。严虞惇撰有《读诗质疑》一书,其书后附有《考异》一卷,补宋王应麟《诗考》之未备者。蔚著此书,乃欲补其从曾祖之未

  • 石云居士集

    十五卷。《诗》七卷。清陈名夏(1601-1654)撰。陈名夏,字百史。溧阳(今属江苏)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中一甲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兵科给事中等职。后归顺李自成农民起义军。顺治二年(164

  • 矿石图说

    一卷 不著撰人,英国傅兰雅(详见《数学理》)译。这是一本通俗启蒙类的地质学读物,全书一卷,分为三部分:首先是总论矿石;其次论矿石的形状性质及化学特性;再次为矿石的分类,作者将矿石分为十二类:石英类、光

  • 解疑论

    一卷。汉戴宏撰,清马国翰辑。戴宏是东汉儒学家,《后汉书》无传。据《后汉书·吴璠传》载,璠迁胶东侯相,当时济北戴宏之父为县丞,宏年十六,随父在官舍,吴璠常听到他的读书声,于是与他相善,后来成为儒宗,官至

  • 南汉记

    五卷。清吴兰修撰。吴兰修字石华,广东嘉应(今山东省梅县)人。此书前有道光十五年武进李兆洛序,大意称南汉地僻朝陋,私史缺如,宋人纪载有新、旧《五代史·九国志》、《隆平集》、《东都事略》,都是根据各自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