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增定汉魏六朝别解

增定汉魏六朝别解

九十二种,六十卷。明叶绍泰编辑。叶绍泰字来甫,年里生平俱不详,曾与黄澍同编《汉魏别解》十六卷。本丛书选辑经史古学及秦汉至六朝集部诸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主要子目书有:汉扬雄《太玄经》、汉马融《忠经》、魏王弼《易略例》、汉韩婴《韩诗外传》、汉班固《白虎通》、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春秋阴阳》、汉孔鲋《孔丛子》;汉赵晔《吴越春秋》、晋孙盛《魏氏春秋》、隋薛收《元经传》、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汉陆贾《陆子新语》、隋王通《文中子中说》、汉焦赣《易林》、汉京房《易传》、汉应劭《风俗通》、汉刘向《洪范五行传》、汉王逸《楚辞章句》;汉贾谊《贾长沙集》、汉蔡邕《蔡中郎集》、汉孔融《孔少府集》、宋谢灵运《谢康乐集》、宋颜延之《颜光禄集》、宋鲍照《鲍参军集》、梁陶弘景《陶隐居集》、梁任昉《任彦升集》、陈徐陵《徐孝穆集》、北周庾信《庾子山集》、隋卢思道《卢武阳集》等等(种类过多,此不具列)。丛书之采辑不如《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精审,目的亦不在于辑存古书,只是评选古文以为蒙拾帖括之用而已,价值并不太高。今传本有明崇祯十五年(1642)采隐山居刊本,藏于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与武汉大学图书馆。

猜你喜欢

  • 诗含神雾

    ① 一卷。清孙珏辑。所辑共计十四条。孙氏认为所辑属于谶纬一类。每一条后大多有按语。首条“诗者天地之心,君德之祖,百福之宗,万物之户也,刻之玉版,藏之金府,集征揆著,上统玄皇,下序四始,罗列五际,故诗者

  • 续修庐州府志

    一百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黄云修,林之望、汪宗沂纂。此即光绪《庐州府志》。

  • 学案

    一卷。清王甡(生卒年和事迹不详)撰。王甡字无量。金坛(今属江苏)人。此书的宗旨为救补姚江学派之失。首录《四书》之文,列为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学案。继以朱熹的《白鹿洞规》,次以程端《蒙董铢学则》

  • 金史纪事本末

    五十二卷。清李有棠(生平事迹详见《辽史纪事本末》)撰。此书和《辽史纪事本末》是姊妹篇。分正文和考异两部分,正文载取《金史》重大政治、军事事件,记述其始末;考异以小注的形式,勾稽群书,考其异同,以便观览

  • 甲申三月忠逆诸臣记事

    一卷。明钱邦芑撰。该书记甲申年(崇祯十七年,即1644年)死难从逆诸臣。共分四类:一为殉节之臣,二为遁迹之臣,三为受刑之臣,四为受职之臣。记忠逆姓名之书,尚有顾炎武《明季实录》、冯梦龙《甲申纪事》,可

  • 拜鸳楼校刻四种

    五种,五卷。清末民国初沈宗畸(详见《晨风阁丛书》)编。丛书收入冒襄《影梅庵忆语》一卷《悼亡题咏附录》一卷。其中《影梅庵忆语》为悼董小宛而作,其文哀婉悱恻,耐人寻味,非有文学特长者,不能为此,近已刊于冒

  • 千岩和尚语录

    无数卷。明代释元长(生卒年不详)撰。元长。俗姓董,字无名,萧山县许贤乡人。自幼聪明过人,七岁经书过目成诵,举止行为如若成年人。少年依授经师学习《法华经》,据义问师,常常使业师受窘。后于灵芝寺受具足戒。

  • 春秋决事

    一卷。汉董仲舒(详见《春秋繁露》)撰,清马国翰辑。根据《汉书·董仲舒传》说,仲舒既老病致仕,朝廷如有大议,派使者及廷尉张汤到他家中去询问,他的论对“皆有明法”。《汉书·艺文志》著录《公羊董仲舒治狱》十

  • 后汉书注考证

    一卷。清何若瑶(详见《汉书注考证》)撰。《后汉书注考证》共八十条,每条证注不多,却很中肯。如《光武纪》中“自是始贰于更始”,据国语注释“贰”为“二心”,何氏纠李注“离异”之误。又如“野谷旅生”,据《尔

  • 古音猎要

    五卷。明杨慎撰。杨慎事迹见“俗言”。卷首慎自序谓其所辑《古音丛目》凡四千五百余字。《诗补音》、《楚辞释音》、《韵补》、《古音略》取十之六,亦既省矣,犹病其寡要也。又手录其可叶之赋颂韵文者,凡千余字,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