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夏小正考注

夏小正考注

一卷。清毕沅(1730-1797)撰。毕沅,字纕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镇洋(今江苏大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一甲一名进士,官至湖广总督,好著书;经史小学、金石地理之学无所不通,尝谓经义当宗汉儒,《说文》当宗许氏,编年之史,莫善于涑水(司马光)。因有《传经表》,《经典辨正》,《续资治通鉴》之作,其它著述有《山海经晋书地理志校注》,《关中胜迹图记》等。是书经文用篆体写,传文用隶体写。所附释义,其字必求合于《说文》,可谓自成一体。前有乾隆癸卯自叙,称赞成戴说者,必曲证以申明之,不合者,必求之于诸经,以附合本旨,以此体现尊经后传之精神。然其书有得亦有失,如“时有俊风”云“凡言时有者,皆不时有也”,此深得时字之意;“农及雪泽”云“《汜胜之书》曰,‘雪为五谷之精’,故农望其泽”,此知泽犹雨泽,不必读泽为释;“山之燕者”云;“正月见韭传,囿,圆之燕者,盖类物释义,韭应生于圆,杏应生于山故耳”,足悟传文下语之精。不足之处如“始用畅作”,引《说文》“,不生也”及《汜胜之书》“陈根可拔,耕者急发”,以为即用之说,颇嫌迂曲;“鞠则见”以为即柳星,然柳星十二月已昏见,不当于正月言之。是书中分别正字与假借字,颇多可取,顾凤藻《集解》、马氏《笺疏》大概即本此,此非精通小学者不能为也。考毕氏《释名疏证》,实江声代撰,江声又有《尚书集注音疏》,各有篆书、正书两本,今此书笔意近《集注音疏》,或为江声所为,亦未可知。是书有乾隆四十八年(1783)《经训堂丛书》本。

猜你喜欢

  • 云缅山川志

    一卷。清李荣陛撰。李荣陛,乾隆时官云南知县,好治舆地之学。著有《禹贡山川考》等。《云缅山川志》间影楼丛书本,共一卷。兹篇所载,多为李氏亲历,非空谈考据者可比。其正旧志乘之误处甚多。显著者有三。其一,谓

  • 后山诗注

    十二卷。宋陈师道撰。任渊注。任渊,生卒年不详,字子渊,新津(今四川新津县)人。绍兴元年(1131),以文艺类试有司第一。官至潼川宪。任渊生南北宋间,去元祐诸人不远,对同时所周旋者亦能一一知其始末。故所

  • 嵇中散集

    十卷。晋嵇康(223-262)撰。嵇康,字叔夜,谯国钟(今属安徽)人。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早孤,有奇才,超迈不群。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博览无不精通。长好老、庄

  • 泰轩易传

    六卷。南宋李中正撰。李中正淳安(今浙江淳安)人,旧本原题作“宋清溪李中正撰”,不确,宋无清溪,实为淳安人。卷末刊福州福清尉李舜举编集,漳州龙溪县尉李熙绩校正及董洪跋。此原为讲义,李舜举编集成书。此书不

  • 义门读书记

    五十八卷。清何焯著,蒋维钧编。何焯(1661-1722)初字润千,更字屺瞻,号茶仙,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学者称义门先生。康熙四十一年(1702)在直隶巡抚李光地的推荐下,提任贡生入内廷。不久特赐进

  • 药亭诗集

    二卷。清梁佩兰(1632年-1708年)撰。梁佩兰字芝五,号药亭,广东番禹人,另说广东南海(今佛山)人。童年时每日读书能记数千言。通经史百家,顺治十四年(1657),二十六岁乡试第一,以后参加会试却屡

  • 佣吹录

    首集二十卷,次集二十一卷。明文德翼(生卒年不详)撰。此书全采集古人新巧字句,在杨慎《谢华启秀》的基础上增益而成。其录多不注出典。亦多有伪误。

  • 周易讼卦浅说

    一卷。清丁晏撰。由于作者所在地的民众汨于俗染,性好殴斗,因殴斗而失业、破产、丧命者时有所闻。于是作者在治易之余,著此书。大体以王弼、程颐、朱熹三家易说为宗,对周易进行了浅显易懂的解释。目的是借此息讼安

  • 有诚堂诗词

    四卷。清方彦珍撰。方彦珍,生卒年不详,字静云,号岫君,江苏仪征人,甘泉程立慕之妻。清代词人。著有《有诚堂诗词》四卷,《正始集》中收有她的《缄吟稿》一卷作品。此书有道光四年(1824)刊本。

  • 永昌二芳记

    三卷。明张志淳撰。张志淳,自号南园野人,祖籍云南,后移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市)。宪宗成化年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因参与刘瑾图谋不轨之党,被罢官。著作除《永昌二芳记》外,还有《南园漫录》。《永昌二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