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太平府志

太平府志

五十卷,清甘汝来纂修。甘汝来(?-1739),字耕道,江西奉新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进士。以教习授知县。雍正间,任吏部主事、广西太平府知府、广西巡抚、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乾隆初,任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四年(1739)卒于任所,谥庄恪。旧志修于明隆庆五年(1571)甘东阳秉笔始,万历元年(1573)稿成,后经参互考订,裒集编纂数年,万历三年(1575)成编,五年(1577)刻本。此编知府甘汝来续修于二百余年之后。志成于雍正四年(1726),《太平府志》雍正四年刻本。全志共五十卷,志分天文志、地舆志、营建志、食货志、武备志、职官志、名宦志、土司志、选举志、人物志、禨祥志、艺文志、象胥志,共十三门。此志专列土司志,太平历为羁靡之地,自宋以后,替袭废置不一,此志详载各土可世袭源流,是研究土司制度的翔实材料。此外,太平府在粤西极南,与安南(今越南)接壤,出镇南关(今友谊关)即安南境,志设象胥志一门,专志安南,此例为他志所无。此志广稽博考,考订加详,足备一郡之文献。

四十卷,清黄桂修,宋骧、郝煌纂。黄桂,字汉桂,辽东人。初以通政参议外转贵州分守恩仁道奉裁,迁升淮扬分巡副使,康熙十年(1671)来任太平府知府。宋骧,字龙溪,清高邮州人。举人,康熙十一年(1672)来任太平府教谕。太平郡志,始修于明弘治十年(1497),再修于正德十一年(1516),其后未经纂定者,至清康熙百五十年。郡守黄桂,延访宿儒,详加厘正,于康熙十二年志成。此志记载,多合志法,如建置沿革表,据历代正史,分析考辨,用年表以建置为经,职官为纬,相互表里,上下数千年间诸务灼如指掌。旧志中六朝疆域,分属不当,守令所辖,亦复屡变,此则据宋以来史书地志,以本郡专辖为定,其年与地所不隶者,皆尽删去。此志用班史年表例,自汉迄清之康熙,胪列井然,不以附会滥收。此志注重考订辨证,体例严谨有法,在安徽府志中堪称至善。有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活字本、抄本。

猜你喜欢

  • 左传经例长编

    不分卷。清廖平(详见《左氏春秋杜注集解辨正》)撰。廖平是清末著名经学家、思想家,著述很多。此书为稿本,用红格竹纸抄写,每半页十一行,每行二十四字,小注双行,字数同。书法工整,点画不苟。封面左方有红签题

  • 熹平石经残字

    一卷。清陈宗彝刻印。宗彝字雪峰,原名秋涛,江宁(今江苏江宁县)人,嗜金石古籍。他所刻印的蜀石经残字,也已著录。这卷《熹平石经残字》,就是清道光三年,与蜀石经同时刻印的。此书所刻,凡《尚书·盘庚》一石,

  • 余姚县志

    二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周炳麟修、邵友濂、孙德祖纂。周炳麟,余姚县知县。此志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全书二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分为:疆域、山川、城池、公廨、风俗、物产、祥异、水利、田赋、学校

  • 禅真逸史

    八卷四十回。明方汝浩编著。方汝浩,号清溪道人,生卒年不详。其乡贯说法不一,孙楷第谓为洛阳人,戴不凡疑其为浙江人,谭正璧以洛阳为其原籍,杭州为居所,也成一说。方汝浩其它生平事迹无考。其著作除本书外,还有

  • 两罍轩彝器图释

    十二卷。清吴云撰。吴云,详见《二百兰亭斋收藏金石记》条。吴云少从张廷济、徐渭仁等游,留意金石之学。所藏彝器百余,皆图其形式,释其文字。卷一、二为商器,卷三、四、五、六、七、八为周器,卷九为秦、汉器,卷

  • 周礼郑氏音

    一卷。旧题东汉郑玄撰,清马国翰辑佚。郑玄另有《周易注》等书,已著录。今考许慎撰《说文》,高诱注《吕氏春秋》、《淮南子》,并云读如某某之某,不加音某,郑注经亦只为譬况之说,则《经典释文》所载郑玄《三礼音

  • 沔阳志

    ①十八卷,明曾储修,童承叙纂。曾储,广东南海人,贡生,官沔阳知州。童承叙,字士畴,本县人,进士,官至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读。沔阳志创修于明景泰间训导胡经始,其时知州姜琯作《景陵志》,采录沔阳事。胡经始志嫌

  • 孔天征文集

    清孔尚典(约1675前后在世)撰。孔尚典,字天征,号汶林,江西新城人。生卒年不详,顺治时为岁贡生。著有《孔天征文集》。据《新城县志》载“孔尚典有文集数卷”,系由其老师魏禧所评定。今此本大致二册,诗文杂

  • 农曹案汇

    不分卷。清刘岳云撰。刘岳云,见《光绪会计表》条。是书前有戴鸣慈序。第一册载官票局官银钱号,第二册载商税、厘捐,并分子目为厘捐原起、整顿厘捐、里下河厘捐、盐厘、米厘、布棉税厘、洋药税厘、土药税厘、续表、

  • 唐昌玉蕊辨证

    一卷。宋周必大(详见《玉堂杂记》)撰。唐昌观玉蕊花,盛传唐代,一直流传下来。宋祁怀疑唐昌观玉蕊花就是琼花,黄庭坚认为是玚花。周氏认为宋、黄二人的看法都不对,因此,以自己所亲眼见的唐昌观玉蕊花为据写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