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经集注衍义

孝经集注衍义

一卷。南宋童伯羽撰。童伯羽字飞卿,人称敬义先生,瓯宁(今福建建瓯)人。师事朱熹,不乐仕进。著有《孝经衍义》、《五经训解》、《性理发微》等。是书题新安晦庵朱熹集注,门人敬义童伯羽衍义。卷首弁以《孝经》全文,无序跋。朱子曾刊误《孝经》,不曾作注,就是本于刊误所削者皆具,且注极浅略,显然非朱子所为。又考明成化刊《孝经》大义,上载伯羽说三条:一在“爱亲者不敢恶于人”节上,一在“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上,一在“子曰孝子之丧亲也”节上。取校是本,前后二条,文句略同。中间一条,是本独缺。据此伯羽原说,书已亡佚,是本疑从采辑而成。该书见存于注韩居刊本。

猜你喜欢

  • 存素堂文集

    四卷。《续集》二卷。清法式善(1752-1813)撰。法式善姓乌尔济氏,原名运昌,字开文,号时帆,又号梧门。蒙古正黄旗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嘉庆中官至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著有《存素堂诗集

  • 真赏斋帖

    三卷。明华夏(生卒年不详)辑。华夏,字中父,江苏无锡人。华夏将其家藏的书法真迹刊成《真赏斋帖》,由文征明父子摹勒,每卷前有文征明细楷题跋,卷末则有文彭题跋。由于原刻本毁于火灾,后又刻石,故有火前、火后

  • 梁京寺纪

    一卷。不著撰人。此记无著述时间。此记升元寺条中,记载李玉时期升元阁仍存在,此梁朝文物,故推断此记为宋代初年手笔。是篇记梁代诸寺院,文笔雅洁。唐代释清澈著《金陵寺塔记》30卷,收入《唐书·艺文志》中,是

  • 此观堂集

    六卷。明罗万藻(?-1647)撰。罗万藻,字文止,江西临川人。生卒年不详。天启七年(1621)举人。官累礼部主事。著有《十三经类语》等。罗万藻与同邑章世纯、陈际泰、东乡艾南英并以制义名一时,号江西四家

  • 分水县志

    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陈常铧、冯圻修,臧承宣纂。陈常铧,光绪年间任水县知县。臧承宣,分水县人。《分水县志》光绪三十二年(1906)刻本。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卷首为凡例图说。卷末列旧序。分卷一疆域志,

  • 天工开物

    三卷。明宋应星(1587-?)撰。宋应星,字长庚,奉新(今江西南昌)人。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人。曾任江西分宜教谕,福建长汀府推官、安徽亳州知州等官,崇祯十七年(1644)辞官回乡。约于清

  • 巢睫集

    四卷。明曾棨(1372-1432)撰。曾棨为明代诗文作家、书法家。字子启,号西墅。江西永丰人。永乐二年(1404)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历侍读学士、左春坊大学士,进少詹事。卒赠礼部侍郎,谥襄敏。他才

  •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一百三十八种,二千八百九十一卷。清高宗敕辑。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高宗弘历敕编此书,命金简(详见《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掌其事。武英殿为清宫殿名,凡官修各书均在此校刊装潢,“聚珍”二字则为高宗赐

  • 说唐小英雄传

    见《说唐演义后传》。

  • 周易传义补疑

    十二卷。明姜宝(1514-1593)撰。宝字廷善,一作惟善,号凤阿,江苏丹阳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姜氏以程子《易传》主理,朱子《易本义》主占,开始颇有怀疑,继而研究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