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经集解

孝经集解

① 一卷。清蒋永修(生卒年不详)撰。永修字慎斋,号纪友,宜兴(今属江苏)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官至平越府知府,湖广提学副使。著有《慎斋遇集》。该书依照《孝经》之文诠释,以训童蒙。本与《小学》合刊,名曰《孝经小学集解大全》。《四库全书》认为将宋儒杂纂之本与“圣经”并为一编,不伦不类,于是分为两本书,各存其目。② 一卷。清张星徽(生卒年不详)撰。张星徽字北山,永城(今属湖南)人。事迹不详。该书以蔡衍鎤所定《孝经》经传为本,循文而解。自朱熹作《孝经刊误》,始删削字句,分别经传,定为经一章、传十四章。清蔡衍鎤又合为经一章、传十章,以合于朱熹更定《大学》的体例。实无必要,亦无根据。而该书依蔡本解释,亦无发明。③ 一卷。清桂文灿(?-1886)撰。桂文灿字星垣,又字子白,广东南海(今广州)人。道光二十九年举人,官湖北郧县知县。著述有《四书集注笺》四卷、《易大义补》一卷、《周礼通释》六卷、《论语皇疏考证》十卷、《论语集解》二卷、《孝经集证》四卷、《孝经集解》一卷、《孟子赵注考证》一卷等。是书首有自序,认为注孝经郑氏为郑小同;并据唐刘肃《大唐新语》,谓“序郑注者为康成裔孙,今但称郑氏以纪其实”。该书征引王肃、韦昭、魏真克、刘炫诸家之说,是非兼收,长短互见,并不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昭示平允。该书多援引他说以驳斥郑氏,所引大都为唐以前旧注,颇能择善而从。如开篇引《抱朴子》仁明篇“唐尧以钦明冠典,仲尼以明义首篇”,证孝经本有章名,为以往注家所不及。“始于事亲”三句,引刘炫驳郑氏之说,亦为言之成理,针砭得当。该书版本为咸丰四年(1854)刊本。

猜你喜欢

  • 乔御史集

    一卷。明乔可聘(生卒年均不详)撰。乔可聘,字君征,一字圣任。江苏宝应人。天启年间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师事刘宗周、黄道国。曾著有《读书杂记》、《乔御史集》等书。是集为同邑刘宝楠辑,刘启瑞增辑。其疏稿甚多

  • 瞿冏卿集

    十四卷。明瞿汝稷(约1596前后在世)撰。瞿汝稷,字元立,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礼部侍郎瞿景淳子。好学工文,以荫补官,三迁刑部主事,以太仆寺少卿仕至。事迹附见《明史》瞿景淳传。是集为四川眉州(今眉山

  • 南华简抄

    四卷。清徐廷槐(生卒年不详)撰。徐廷槐,字立三,号笠山,会稽(今属浙江省)人。雍正八年庚戌(1730)进士。撰有《南华简抄》。前人研究《庄子》者,有的录全文而注解,有的只取所需篇章而诠释,徐廷槐则属于

  • 通斋集

    五卷。清蒋超伯(生卒年不详)著。蒋超伯,字叔起,江都人,约道光、咸丰时人。工诗文。著有《圃珖岩馆诗钞》等。是集为蒋伯超诗文集。凡五卷,其中诗文各二卷,外集一卷。前有许宗衡序。其诗豪宕奔放,虽不外题图、

  • 无类生诗选

    一卷。明郎兆玉撰。兆玉,明代末年人,生卒年均不详。字完白,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万历年间进士,官至淮安府同知。该编古今体诗均备,前后无序跋,原书没有注作者姓名,考证《仁和县志》及《钱塘县志》始知其作者

  • 淳化秘阁法帖考正

    十二卷。清王澍撰。王澍,详见《禹贡谱》条。该书依《淳化法帖》原目,一一考证,分为十卷;又载古今法帖考一卷,研究阁帖之缘起,及诸帖之源流;最后作者又以自己所得笔法,编为一卷,附其后,共十二卷。研究考证法

  • 琴溪集

    八卷。明陈寰(约1522年前后在世)撰。陈寰,字原大,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六年(1511)进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陈寰与桂萼为同年,官翰林时,力斥萼议大礼之非,坐是移南京,旋告归。著有《琴溪

  • 孟子识

    一卷。日本物茂卿撰。是书不分章节,系杂记体。有涉议论者,有涉考证者,其独到之见往往与古契合。由立于汉宋学派之外,不为所囿。如其解“五十衣帛,七十食肉”,引《王制》“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以为人饮

  • 说文问疏证

    一卷。清姚凯元(生卒年不详)撰。凯元字子湘,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姚文田之孙。《说文问》附刻于《说文校议》之后,是严可均与姚文田同撰《说文校议》时撮录疑惑难解之字而成编,凡四十六条。凯元便仿薛传均为钱

  • 极没要紧

    一卷。宋刘敞(详见《春秋权衡》)撰。此书旧本题“公是先生撰”。公是先生是刘敞别号。据钱曾《读书敏求记》,称此书为刘敞弟子所记。然此说来源于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所载,是晁公武之语,说明晁公武时还有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