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学古诊则

学古诊则

四卷。明卢之熙(详见《阂疟论疏》)撰。此书主要采《内经》微言,兼参扁鹊、张机之说,对比考证他们之间异同,注明其精奥,而备为诊家则式。全书共四十则,包括脉学源流、诊则、三部九候、脉理、脉法、脉位、生理病理脉等。分别详论六部四时寸口三条脉象,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之证状,十二偶经及奇经经穴,膏盲穴法等。作者自序中说:“惟知进法上古,遵经敷衍。”这是作者撰述此书原则。所以此书采集古人之说十分丰富,而阐述自己所见则不足,反映了作者崇古思想。原稿未尽完备,经同县人王琦考订增补,始成完本。有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医林指月刊本,光绪二十二年(1896)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排印本。

猜你喜欢

  • 东涧集

    一卷。宋汤汉撰。汤汉,字伯纪,号东涧,安仁(今属湖南)人,生卒年不详。以荐授信州教授,度宗时官至工部尚书,谥文清。事迹载于《宋史·儒林传》。史称汤汉有文集六十卷,然至清末只有所编《妙绝古今》并有传本,

  • 黄山史概

    一卷。清陈鼎撰。陈鼎,字定九,江苏江阴人。《黄山史概》昭代丛书本,共一卷。兹篇不分门。所载,三十六峰之外,更有七十二峰。所载崖则十有七。溪二十有四。泉十有九。潭十有二。石室五。台六。沟二。坪二。井二。

  • 南通州五山全志

    清刘名芳撰。刘名芳,字南庐,号可翁,福建人。五山者,狼山、军山、剑山、黄泥山、马鞍山也,均在江苏通州治南十余里。《南通州五山全志》乾隆六年(1741)刻本,共二十卷。首山图,次形胜,次山水,次建置,次

  • 汇印经传评点五种

    不分卷。徐树铮(1880-1925)编。徐树铮字又铮,又号铁珊,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十三岁中秀才,十七岁补廪生。1905年赴日本入士官学校就读。回国后,于1912年开始在北京政府任职,历任陆军部司

  • 汉州郡县吏制考

    一卷。清强汝询撰。强汝询在咸丰五年(1855)依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郡国志》、《汉书》和《后汉书》的本纪、列传及其注释等,编撰成《汉州郡县吏制考》一书。书前有强汝询《自识》,书末附有《杂论》

  • 中庸古本述注

    一卷。清姜国伊(详见《大学古本述注》)撰。该书首有自序,又有序例。依《家语》子思子作《中庸》四十七篇,而改章为篇。首篇挈其纲领,述孔子言共十篇。明道费隐共十一篇。前五篇言人事,次三篇言鬼神,再次二篇言

  • 愈愈斋诗稿初集

    二卷。《文稿初集》四卷。清史念祖(1842-1910)撰。史念祖,字绳之。江苏江都人。二十岁初任官为通判。后因功授道员衔。累官至广西巡抚,罢归。后以副都统衔在东三省办事。受徐世昌弹劾罢官。卒后,赵尔巽

  • 风俗通义

    十卷。东汉应劭(生卒年不详)撰。邵字仲瑗,东汉汝南郡南顿县(今河南项城县境内)人,生于累世通显的官僚世家。灵帝初年,他凭藉先世的权势,由郡举孝廉。嘉平二年(173年)为郎,辟车骑将军何苗掾,又曾为萧令

  • 读春秋三传札记

    二卷。清单为鏓撰。为鏓字伯平,高密(今山西高密)人,咸丰、同治年间行教于栖霞,后主讲济南书院。著有《四书述义》(前集、后集)、《读经札记》、《奉萱草堂诗集》、《奉萱草堂文钞》等,后人编有《单氏全书》。

  • 春秋通义

    一卷。清魏元旷(详见《易独断》)撰。该书是作者所撰《述古录》中的一种。不载《春秋》全文,也不论《春秋》全经,有所论说则分别条录,也不另加标题。大体上在于通论《春秋》经义,疏通发明,折衷众说,不拘泥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