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宜兴荆溪新旧志五种

宜兴荆溪新旧志五种

合四十二卷。宜兴有邑志,始于晋代周孝侯《风土志》,流传中仅存百余条,宋代二单氏续之成书。明正统年间,训导危山续旧编而成县志。正德年间、万历年间皆有续修。此所刊邑志凡五种,初为康熙二十五年(1686)邑令李先荣修,邑人徐喈凤纂。乾隆二年(1737)增刻,嘉庆二年(1797)阮升基再次增修而成。雍正四年(1726),析宜兴置荆溪,於是嘉庆二年(1797)有两邑志。宜令阮升基主修《宜兴县志》。荆令唐仲冕主修《荆溪县志》四卷首一卷,其体例与嘉庆宜兴志同。《续纂宜荆县志》十卷首一卷,书成于道光二十年(1840),主纂者乃邑人吴德旋。书成于光绪八年(1882),主修者乃宜令旋惠、荆令钱志澄。清代宜荆之志凡五种,至光绪新志,乃集其成。有清光绪八年(1882)《宜兴荆溪旧志五种》刻本。

猜你喜欢

  • 列子辨

    二卷。清复堂撰。此书原无撰者名氏,据此书前载有康熙壬寅(1722)年作者自序,署其号为复堂,而其人姓名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宋人注解《列子》者,有江遹作《冲虚至德真经解》八卷,已著录。又有林希逸作《冲虚至

  • 秦并六国平话

    上中下三卷。别题《秦始皇传》。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天下至二世亡秦的历史故事。开头入话部分略述历代兴亡,从上古唐、虞、三代说起,次及春秋、战国,然后说到秦,又略述秦

  • 满汉合璧朱子节要

    十四卷。不著撰人名氏,明高攀龙辑。翻译皆是旧语,故知是书为乾隆以前之人所作。原本前,有明万历三十三年壬寅高攀龙自序;又有清康熙十四年乙卯,北平朱之弼序。攀龙,字云从,一字存之,号景逸,无锡人,少志程朱

  • 澄怀主人自订年谱

    六卷。清张廷玉(1672-1755)撰。廷玉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曾任编修《明史》总裁,卒谥文和,著有《传经堂集》。此谱首有乾隆十三年

  • 罘罳草堂诗集

    四卷。清隆观易(约1837-1878)撰。隆观易,字无誉,湖南宁乡人。未入仕途。其父为当地豪强所中伤至死,他避仇深山达二、三十年之久,穷困潦倒,每日与二三相知、不涉世事者作诗以排遣幽忧。后知遇同乡人廖

  • ■崌山人集

    八卷。清汪舸(约公元1736年前后在世)撰。汪舸,字可舟,婺源(今安徽芜湖)人,流寓扬州,生卒年均不详。性不谐俗,偃蹇贫病以殁。舸工诗。本集为舸五十岁以后所作。乾隆庚寅(1770),杭世骏为之序。

  • 荀子集解

    二十卷。清王先谦(见《尚书孔传参证》)撰。是书汇集了清代学者考订研究的成果,可谓清代《荀子》研究集大成之作,虽不能说全面收集,但不失为研究《荀子》提供最方便的书。是书,集录诸家校释荀书之言,而分别依次

  • 明季实录

    一卷。明末清初顾炎武(1613-1682)撰。炎武字宁人,初名绛,曾自署蒋山佣,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诸生,少年时参与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抗清斗争。事败遍游华北,图谋恢复明室。

  • 诗乐和声

    十卷。朝鲜正祖撰。朝鲜自李朝建国后庙乐讹舛,以后历朝相沿。至正祖时始思复兴古乐。以《律吕正义》、《新法律数》等书为本,参证古今、稽考声乐。后又于奎章阁编纂诗乐之书,赐钟磬琴瑟于内阁,以修正乐学,编成此

  • 两浙古刊本考

    二卷。清王国维撰。王氏本籍浙江,1919-1920年间应嘉兴沈增植主持之浙江通志局之邀请,依据搜辑诸家藏书目录增补所见所闻汇成此编。以刊行者为别,著录宋元时代两浙官私刻本,每书都撰解说考证。有《王忠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