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少室六门集

少室六门集

一卷。元魏菩提达摩(通称达摩,?-536,一说528)撰。达摩生于南印度,婆罗门族,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说:南朝宋末),自印度海路来广州,从广州至北行于魏沿途传教弘法。据说在洛阳他看见永宁寺宝塔建筑精美,自言年已一百五十岁,历游各国都未曾见过,便“口唱南无、合掌连日”(《洛阳伽蓝记》卷一)。达摩于少林寺修习禅定,时人有称他是壁观婆罗门,晚年记载不详,据说他遇毒而逝,葬于熊耳山(今河南省宜阳县)。有关达摩的传说很多,但真正能代表他佛学思想的是“二入四行说”,其观壁的特点在于“藉教悟宗”,“不随于文教”。后世佛教徒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为达摩禅法的标志,故后世人称禅宗为“佛心宗”。达摩的师承已无法考证,后人追溯说法各异,但都能肯定达摩是中国禅宗初祖的历史地位。主张自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六代是一脉相承的。达摩主要学术著作有:《少室六门集》上下二卷,即:《心经颂》、《破相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六种,以及敦煌出土的《达摩和尚绝观论》、《释菩提达摩无心论》、《南天竺菩提达摩禅师观门》等。《少室六门集》一书共分六门,即:第一门心经颂,就心经逐句作为五言颂,三十七章,每章八句,所依心经是唐三藏玄奘译本。第二门破相论,问答观心要义,共十四番,末附有七言偈一章八句。第三门两种入,叙述理入和行入,末附四言偈一章八句。第四门安心法门,阐述中迷解之分,次有三番问答,末附长短句颂一章。第五门悟性论,广申迷悟之本,末有夜坐偈一篇,七言四十句,又有回文真性颂二十字。第六门血脉论,有八番问答,末有五言偈一章八句,前四句为传法偈,后四句是答杨衒之识句。四行安心二篇为全书精华所在,也是禅宗之法要。此集文思才畅,法心宗传,影响既深且远。现见载于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猜你喜欢

  • 经籍跋文目录

    一卷。清陈鳣撰。陈鳣(1753-1817),字仲鱼,号简庄,浙江海宁人,晚年寓居吴门。嘉庆元年(1796)举人,性好藏书,尤精通训诂,家藏图书十万余卷,晚年筑藏书楼于紫微山麓,名为“向山阁”,与藏书大

  • 清平县志

    ①二卷。清王佐纂修。王佐,满洲正黄旗人,举人出身,康熙五十二年(1713)任清平知县。王佐掌清平后,见旧志自兵燹之后,所存不过什一,遂为重修。取旧志为蓝本,加以厘正而更新,终成新志。《清平县志》康熙五

  • 春秋释地韵编

    六卷。清徐寿基撰。寿基字桂珤,江苏武进(今江苏武进)人。著有《经义县解》、《甲子纪年表》、《玩古》、《续广博物志》、《旷论》、《酌雅堂骈体文集》等。《春秋释地韵编》卷首为《地名汇览》,将春秋时周及列国

  • 晴窗随笔

    四十二卷。清韩佇撰。佇字鲁人,历城(今山东历城)人。是编乃韩佇所撰的四书讲义。《大学》二卷,《中庸》六卷,《论语》二十卷,《孟子》十四卷。佇父懋德,对四书讲疏,潜研极精,未有撰述。故韩佇是书所说,大半

  • 在亭丛稿

    二十卷。清李果(1679-1751)撰。李果,字硕夫,一作实夫,号在亭,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李果家贫,刻苦力学,工文,尤擅长传纪文,文笔雅洁而整饬。著有《在亭丛稿》。是集凡二十卷,其中各体文十二卷,

  • 六朝文絜笺注

    十二卷。清许梿(生卒年不详)编选。许梿字叔夏,号珊林,浙江海宁人。道光年间进士,官江苏粮储道。咸丰年间(1851-1861)去世。许梿精研《说文》及金石文字,自幼喜爱骈文。他从嘉庆十一年(1806)开

  • 四书集注直解说约

    七卷。明张居正(1525-1582)撰。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人。明政治家。著有《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是书先标举《四书章句》为纲,次《朱注》,次《直解》。句栉字比,大都

  • 古学偶编

    一卷。旧本题潜山张絧撰。不著时代。考明代有吉水张絧,嘉靖二年进士,官河南巡抚,却非潜山人。书中自注有“本之御制《周易述义》”等语,知其应为清人。全书共分三编,一为《观物篇》,述《易》。一为《月令夏小正

  • 春秋四传私考

    十三卷。明徐浦撰。徐浦字伯源,号台石,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嘉靖进士,官弋阳令。擢给事中。累至广西佥事。该书考订《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胡安国《春秋传》的异同,断以己意。议论较为平允。但就事

  • 莎车行纪

    一卷。清倭仁撰。倭仁(1804-1871)诉,字艮斋。蒙古正红旗人,乌齐格里氏,道光进士。道光二十四年(1844)任大理寺卿。喜谈宋儒性理之学,为咸丰同治年间著名的“理学大师”。同治元年(1862)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