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端公诗集
十卷。清尹继善(1696-1771)撰。尹继善,字元长,号望山,大学士尹泰之子,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大臣。雍正年间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卒谥文端。该诗集为毕沆、严长明选编,仅为全诗的十分之二三。继善诗不事雕琢,运用自如,千篇万首,皆信手拈来。集中载其入觐诗,主要陈述民间事,寓规劝于颂扬之中,颇有古代大臣的风范。铁保熙《朝雅颂集》称赞继善诗“沾溯中唐,而以剑南石湖为圭臬,婉约恬雅,而切近事情,深有思致,可以位置于南施北宋之间。”有仪征阮氏刊本。
十卷。清尹继善(1696-1771)撰。尹继善,字元长,号望山,大学士尹泰之子,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大臣。雍正年间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卒谥文端。该诗集为毕沆、严长明选编,仅为全诗的十分之二三。继善诗不事雕琢,运用自如,千篇万首,皆信手拈来。集中载其入觐诗,主要陈述民间事,寓规劝于颂扬之中,颇有古代大臣的风范。铁保熙《朝雅颂集》称赞继善诗“沾溯中唐,而以剑南石湖为圭臬,婉约恬雅,而切近事情,深有思致,可以位置于南施北宋之间。”有仪征阮氏刊本。
二十卷。清俞樾著,李天根辑。俞樾生平见“广雅释诂疏证拾遗”。俞氏博览群书,所作札记甚多,《诸子平议》辑十五种之札记,另有数十种散见于《俞楼杂纂》、《曲园杂纂》、《著书余料》、《读书余录》等,李天根氏遂
见《百战奇略》。
五卷。宋丁度、李淑等人修撰。丁度(990-1053)字公雅,祥符(今河南开封市)人,祖籍恩州清河(今河北清河县)。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登服勤词学科,为大理评事,通判通州,官至尚书右丞。卒赠吏部尚书,谥文简
即《鸳鸯针》之一二卷。见《鸳鸯针》。
一卷。宋程珌(1164-1242)撰。程珌生平详见《洺水集》辞目。是集录词二十一首,系由毛晋从《洺水集》中摘出,另行刊行。程珌文章以欧阳修、苏轼为宗,其词亦出入苏、辛(弃疾)二家之间。其词时有奇句,不
五十七卷首二卷,清朱铁梅原本,何庆恩修,李朝栋纂。何庆恩,字恺棠,广西灌阳人,举人,曾任彰明县知县。李朝栋,陇西人,拔贡。彰明志略,创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陈献可,共十卷,分类五十,计一百二十一篇
三十八种,六十四卷。清顾湘编。顾湘字翠风。丛书刻于道光年间,成十四册,三十八种,后经战火。而毁去十分之一、二,其子重新补订刻印,遂行于世。所收多为宋、元、明、清四代著作,其中宋代二种,元代一种,明代三
四卷。明熊廷弼(1569-1625)熊廷弼,字飞百。湖广江夏(今湖北武昌)人。万历进士。万历四十七年(1619),任辽东经略。当时后金(清)崛起,他招集流亡,整肃军令,训练部队,加强防务,在职年余,后
一卷。编者不详。此书记清赵景贤事迹。景贤字季侯,浙江归安(今湖州)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举人,曾任宣平县教谕。太平天国革命时,赵氏以在籍办团练,抵抗太平军有功,被清廷授福建督粮道,加布政使衔。
十二卷。明孙应鳌撰。孙应鳌,字山甫,号淮海。贵州清平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选庶吉士。授户科给事中。官历陕西副使,四川参政。著有《淮海易谈》。《明史·艺文志》载《孙应鳌汇稿》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