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献补遗
六卷。明杨瞿崃(生卒年不详)编。杨瞿崃字稚实,福建晋江人。万历进士,官累江西提学副使。著有《易互》等多种。广东提学张邦翼曾撰《岭南文献》三十二卷。杨瞿继为提学,复续辑此书。杨瞿崃自序称:张刻详于人,其补遗则详于事理。必其事与理关切者,纂而补之。有文无诗,亦略分体。中间又自分理类、事类等目,间缀评语。盖与张本同为采选岭南之文,而各有其用意。《四库全书》列为存目。
六卷。明杨瞿崃(生卒年不详)编。杨瞿崃字稚实,福建晋江人。万历进士,官累江西提学副使。著有《易互》等多种。广东提学张邦翼曾撰《岭南文献》三十二卷。杨瞿继为提学,复续辑此书。杨瞿崃自序称:张刻详于人,其补遗则详于事理。必其事与理关切者,纂而补之。有文无诗,亦略分体。中间又自分理类、事类等目,间缀评语。盖与张本同为采选岭南之文,而各有其用意。《四库全书》列为存目。
八卷。清吴宝谟(生卒年不详,嘉庆间在世)撰。宝谟为安徽桐城(今桐城县)人,生平不详,所著除本书外,尚有《淡远轩诗集》三十卷。本书卷首例言说:“尝见六经图拓本,相传朱子所订,不知石碣藏于何地。后至京师,
二十二卷。不著编辑者名氏。书前有明隆庆五年(1571年)自序一篇,题曰飞来山人,不知是为何人。此书所录皆为明人说部,共二十二卷,分为十集,以十天干来标目。自陆粲的《庚巳编》以下共二十二种,每种为一卷。
近代曾朴(1872-1935)撰。曾朴字孟朴,又字小木,号铭珊,笔名东亚病夫。江苏常熟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早年中过举,做过京官。戊戌变法后,他办教育,经商,都没有什么成就。1904年创办《小说林》杂志
见《浦城遗书》。
三卷。原题娄东梅村野史撰。《鹿樵纪闻》记南明福王、唐王、鲁王、桂王诸事以及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等节。卷上记福王、史可法、黄得功、高杰等事迹,及嘉定之屠、马阮始末等。卷中记唐王、鲁王、郑成功、张煌言、
见《师友谈记》。
十五卷。《续录》四卷。清江湜(1818-1866)撰。江湜字持正,一字弢叔,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自幼家贫,早年入县学后,屡试不第,曾为幕僚。咸丰十年(1860)得彭蕴章资助,循例纳粟为县尉,候补于
三卷。清成孺撰。焦循《禹贡郑注释》是以《汉书·地理志》和郑注互相参证,而不是以班固之义为主,成孺因此特撰此《禹贡班义述》一书,全部根据《汉书·地理志》来考究《禹贡》山水。在本书自序中成孺说:“《志》推
三十六卷。林栗撰。栗字黄中,一字宽夫,南宋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人。生卒年不详。是书解经三十二卷,解《系辞》上、下各一卷,《文言》、《说卦》、《序卦》、《杂卦》本文一卷,另将河图、洛书、八卦、九畴、大
八卷。宋米芾(1051-1107)撰。米芾,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龙门居士等,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北宋书画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宋四家”。因母侍宣仁后,补为浛光尉,历知雍丘县